第二十四章 方格放大.法(2/2)
这等低质量的审美需求,我也不消细想,瞬间就能总结出七八十来条壁画师奉为圭臬的金科玉律:“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厌”、“人品要俊秀,能讨人喜欢”、“sè彩愈繁复明亮愈好”、“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若要人脸笑,眼向下弯嘴上翘”……
这些诀窍,对于后世之人,简直就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而对于古代之人,则要rì积月累细心总结,并且还要有良好的师傅传授,他们才会掌握这些技巧。
我和韩先生在大殿内给壁画上sè,忙活了好一阵,也不见那王太太到来,我心下奇怪,莫非出了什么事情?趁着道坚和尚带着茶水糕点来视察工作,我就装作无意的样子问他,老和尚笑着回答说是王府的小公子着了风寒,是以这几rì都不能前来寺中祈福。
她已经有了儿子?怪不得身材如此窈窕动人,一股抹之不去的熟妇风姿勾得我心旌动荡。不过这老和尚在一旁笑眯眯地真是讨厌,我辛辛苦苦作画,费了这么大的心血,又不是他妈的为了你这贼眉鼠眼的老秃驴!
心下烦恼,剩下的工作也懒得干了,交代了那韩先生几句,就往家中赶去。到了家中,秀秀早就准备了热汤茶水,我洗了澡换了衣服,见到家中几位俊俏的大老婆小丫鬟,心中的怒气眨眼间跑到九霄云外去了。那王太太虽然动人,但我家中的这几位大小萝莉,都是实打实的潜力绩优股,别说以后的发展不可限量,就是现在的青涩风情,也是天下间独一份的。
想到这里,我对那王太太丰腴**的渴望,不由得减弱了许多。又见到幼仪站在桌前写字,我走进过,见她正在临摹前人法帖,只是字体如龙飞凤舞,也不知是那朝那代的草书,看了半天,也只有看头的两个字似曾相识,应该是“十七”两个数字。
幼仪早就发现我站在她身后,犹自摹写不已。
我看了一会,说道:“这几笔写的不好。”
“你还来品评指摘我写的字好不好,不知这些字你认得全吗?”
“娘子说的是,这些字我只认得开头的‘十七’二字,不过接下来的内容我虽然不认得,想也想得出来!”其实我前世也学过一些书法,只不过主要是些行书而已,楷书就差得远了,更别提什么草书、隶书、篆书。但书画同理,历史上著名的草书书帖也看过一些,这一张法帖,看来并不怎么剑拔弩张,应该是刚柔相济之作,但幼仪这几个字直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刚则刚矣,柔则未至。
“吹牛皮,跟我说实话,那首《如梦令》到底是哪里偷来的?”
“你不信,那我读给你听。”
“洗耳恭听!”
我摇头晃脑,故作吟咏之态:“十七佳人美如玉,静立窗前摹草书。”
幼仪放下了笔,拿手指刮着自己的脸皮:“编啊,怎么不接着王编,羞羞羞!”
“姓得王来名幼仪,嗯……有了,姓得王来名幼仪,西门家中母老虎!”
她一听之下顿时大怒,就要追打于我,我腿长脚长,哪里能被她抓住,嘴里念着“母老虎”、“母老虎”,脚下却是跑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