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西门庆”的野望(2/2)
他妈的,这徽宗皇帝赵佶倒是挺出名的。不仅自己是知名的画家、书法家,梁山好汉起义、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金朝兴起、辽国灭亡等等大事更是和他脱不了干系,一身而系天下兴亡安危,真可谓是这个书画皇帝的不幸。
不过既然我不知为何就穿越到了这个北宋末年的时代,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不在这个世界闯出一片江山,还真对不起咱来自的那个未来世界。哼,说不得赵佶小儿,在你这花花皇帝手里要被糟蹋掉的江山,不如趁早都与了我,也免得两人之间争抢,弄得彼此脸面上都不太好看。
还有那些美女们,比如三宫六院里的娘娘妃子,还有靖康之耻中被抢走的帝姬美女,还有知名的比如什么风流名jì李师师、佳人才女李清照、擂鼓破敌梁红玉之类,嘿嘿,自然要让爷好好在绣床锦帐里白般疼爱一番。嗯,如此所作所为,也不枉了我西门庆身为古往今来排名第一的黄sè书刊主人公。
正意yín间,忽觉脸上一痛,“赵佶小儿,你怎么动手……”
还未说完这句话,已经清醒了过来。原来是刚才想得入神,差点睡了过去,身子前倾被火焰烫了一下。
终于是有些困了,我靠着身后的椅子半躺着,抱紧了身上的皮毛大衣,迷迷糊糊地又睡了过去。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草草地吃过了饭。应伯爵也赶到了,我就和他细细商量了一番丧礼上的各处主管:西厢是少nǎinǎi新房,也不好让闲杂人等到处来往,而且少nǎinǎi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不太懂得这些事情,就兑了五十两银子、三百吊铜钱来,委付与韩掌柜管帐;来福与来昭管采买杂物以及各种酒肉果蔬,兼管外厨房;张二叔、应伯爵、谢希大轮番陪待亲友吊客;来安掌管分发各位亲友的孝绢,还有外库房和酒房;来兴专管灵前伺候;街坊赵三哥负责带人在门前,有客人到来就打云板招呼一声;请了一个写字先生带领两位街坊,在大门首记门簿,值念经rì期,帮着打伞挑幡幢。都派委已定,写下了告示,贴在影壁的墙上,各人照此遵行。
后来应伯爵说道:“哥哥,要想这丧事办得体面排场,何不去县里请几个牌军到家里帮忙?”“牌军?就是县尉手下的那些衙役,这请得来吗?”
“那县里别说是都头、节级之类,就算是押司、典史、主薄、县令这些有品级的官吏,也和咱家是有交情的。再给他们送二三十贯钱去,请五六个牌军到家里,就算只是在外面单管客人来时打一声云板、捧一捧香纸,也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我听他说得有理,就让他支了钱去衙门里请人。
南边皇庄上的薛内相差人送了三十根杉条、二十条毛竹、八十领芦席、五十条麻绳,我赏了来人半吊钱,给了一条白头巾,教他拿着回帖儿去了。吩咐搭采匠人把棚起脊搭大些,留两个门走,把影壁夹在中间,前厨房内还搭一间罩棚,大门首扎三间棚子。报恩寺里的八位僧人来念倒头经,以及这几rì来来往往做法事的僧众道人,吩咐了两个下人伺候他们的茶水吃食。
不一时,衙门里的仵作行人来伺候,用纸札卷成卷垫底,铺下衣衾。我又掏钱去买了一颗指头大小的胡珠,安放在老爹口里。这个礼节叫做“小殓”,就是把死者放进了棺材,然后照前停放端正,合家大小不管真心假意都大哭了一场。这时,来福让冥衣铺里,扎了四座堆金沥粉的纸人,分别捧着捧脸盆、毛巾等洗漱之物,一边两座摆下。灵前纸扎的彝炉商瓶、烛台香盒以及亭台楼阁,教锡匠打造停当,摆在桌上,光彩夺目耀rì争辉。又兑了八两银子,教银匠打了三副银爵盏在灵前摆着。
ps:10点左右还有一更,周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