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加图索的喜剧(1/2)
在篮球比赛中,灌篮和普通投篮或上篮同样得2分,但前者在2分之外还能附加一些士气。同理,10月5rì米兰德比,雷科巴一对一挫败我们的防守中坚内斯塔,先拔头筹,正如漂亮的灌篮一般使国际气焰暴涨。他们围拢雷科巴,扯着头发,按着肩,拍着背,激烈地表达祝贺之意。看台上交织错落的蓝黑旗帜像吃了摇头丸似的摇摆着,“表妹”们仿佛认定这是一场属于他们的比赛。我们这边,内斯塔的神情有点尴尬,心里一定在自责;马尔蒂尼依然镇定,走过内斯塔身边耳语两句,(我猜是“别在意”之类的话),然后指挥重整防守队形;火气比较大的是加图索,“嗯——啊——”他紧握双拳,弓着腰,低着头长吼一声,也许他最不能接受的进球就是来自雷科巴的,几分钟前因为布冯受伤,他们险些火并一场。
灌篮可以助长本方的士气,说不定也会激发对方的斗志——如果对方是一支强队的话。米兰当然是强队,我们的反击正在内斯塔的知耻后勇中萌芽,在马尔蒂尼的大将风度中生长,在加图索的忿忿低吼中蓄力,在我踩着皮球的脚下展开。
重新开球,我和舍甫琴科在中圈回传后向对方半场深入。皮尔洛长传,jīng准地落在舍瓦头顶,可也就到此为止,卡纳瓦罗再次凭出众的技巧抢先**球,点在地上,让协防的扎内蒂拿球。国际利用制空权得球仍然一帆风顺,但比分领先的他们必须承受更积极的拼抢。扎内蒂还没控稳皮球,舍瓦突然从他身后反抢,一个跨步把球断下,横敲身旁的卡卡,卡卡在离球门还有30码的地方抡脚便shè,远远偏出。
卡卡在一大群巴西天才中是个另类,就像他的肤sè一样。他不会沉迷于玩花活,不论是技术动作还是战术素养都给人干净利落的印象。安切洛蒂曾经评价他是“欧洲和南美的最佳融合”。然而,这次他的动作也太干净了点,可以用草率来形容了。
内斯塔头球截下托尔多的球门球,卡卡在后场拿球,只有在那么深的地方才能摆脱国际中场的盯防。他一路往前盘带,过了中线就被阿尔梅达和扎内蒂紧跟,马特拉济把我交给布雷谢,自己挡在卡卡的跑动线路上阻截。“过他!或者传给我!”我暗自为他鼓劲,他完全有能力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越过国际的最后一道屏障,创造杀机。马特拉济还没贴近,卡卡左脚跨出一大步,右脚拉直脚背从后面抡上来。假动作吗?不是,他的右脚结实地打在球上,又是30码外的远shè,又偏了。
“里奇!悠着点,这可不是在阿拉伯度假!”加图索在后面对卡卡喊道。他指的是赛季开始前米兰在迪拜的热身赛,卡卡几脚劲shè大发神威,我也同时在米兰内洛复刻过。加图索显然急于抹平仇人雷科巴的进球,情绪很激动,卡卡再次举手致歉。
面对国际,拿球的卡卡就像一根绷紧很久突然释放的橡皮筋,带着强劲的力道,却毫无规则地弹shè出去。那时,拥有各种优秀潜质的他刚到欧洲,还是略显稚嫩的。比巴西联赛防守强度高出一筹的意甲无法限制他的驰骋,但可以在最初阶段不断干扰他的心智,直到他能够以胸有成竹的心态来驾驭游刃有余的技术。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做到这点的。
第35分钟,另一位被对方严密盯防的中场大将也得到机会,皮尔洛在禁区外偏左的地方准备主罚任意球。
“好啊!用电梯球教训他们!”加图索兴奋地喊。会是电梯球吗?皮尔洛把球放在地上,我在禁区里,看不清他有没有把气门芯对好。短距离助跑,摆腿……一直和他一块儿加练任意球的我对电梯球的动作流程太熟悉了,这次不是。皮尔洛踢出的球在水平方向旋出一道大弧线,直勾球门远角。身高1米96的托尔多斜着跳起,伸直左臂,向球门右上角单掌挡球,皮球正中他的掌心,贴着门框弹出底线。不用遗憾,皮尔洛这球踢得颇具水准,只是我们无法诅咒托尔多变得笨拙一点。
皮尔洛到右侧角球区罚角球,国际禁区内顿时重兵集结。我和卡福站前点,马尔蒂尼靠近近门柱,舍甫琴科和卡卡在中间,内斯塔在后点,加图索混在禁区里干扰对方;国际方面,萨内蒂守近门柱,布雷谢守远门柱,除了维埃里,其他人都在禁区内防守。皮尔洛叉着腰,平静地远望禁区,加图索在里面不停地钻来钻去,变换位置。从我身边钻过时,看见他朝着皮尔洛瞪着眼,龇起牙,貌似一种暗号。我跟着向角球区望去,笨蛋还是一脸木讷,没有回应。
小腿轻轻一抖,皮尔洛踢出角球,球只升到齐胸的高度,没什么旋转,又低又平地向球门前飞来,几乎贴着底线。这种高度不用跳跃,于是禁区里原本伸着脖子准备往上窜的球员们转而集体压低身体往前涌。负责干扰防守的加图索此时成为抢点的急先锋,他如同一头公牛从人群中突出,前倾身体迎头顶去。低平的球路、蛮横的冲顶,两条直愣愣的线条接触的一刹那,皮球和加图索一起撞入网窝。1-1!米兰在比赛的第35分钟,失球后的第4分钟扳平比分。
说到加图索,你们会想到什么?每当有人想说意大利足球粗野、保守,都会把加图索作为例证;每当有人想说意大利球员并非都是帅哥,都会把加图索作为例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