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各方反应(2/2)
他似乎想通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然而没人知道他到底思索了一些什么东西。
对于易之来说,这一节课之后,他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刚穿越过来的这段时间,他多少是有些游戏人间的心态的。想一想,你要是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面对落后的生产力,面对乱七八糟的历史,任是谁恐怕都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对这陌生的世界产生归属感。没有归属感,那就当做是一场游戏吧。穿越者们大多都抱有这样的心理。然而,就在那一场演讲中,易之说出了自己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话语,进而,他终于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归属感。
那是每一个华夏人都会有的执念,他们爱着名为华夏的土地,总希望这篇土地越变越好。但是那一腔热血总是种种现实埋没,于是他们沉默。然而,当他们有机会站出来,改变那些让人难过的现实的时候,那些激烈的情感就会在他们胸中涌动!
有一句话说的好:祖国,就是那个你可以说她千不好万不好,却不允许别人贬低她一句的国度。
易之曾经觉得这个大明不是他所爱的华夏。然而,同样的三皇五帝,同样的秦汉唐宋,同样的多灾多难,同样的坚韧奋斗。那么多熟悉的事物,那么多似曾相识的历史。这里,就是华夏。
仿佛一腔热情从胸口中奔涌而出,易之感觉到了真实。
与此同时,随着易之那天的演讲在学校内甚至学校外不断传播,他的名气也渐渐扩展开来。从一开始的轻狂小子和不会写诗的人,到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认可他,不为别的,就为了他真诚的那些话。
“这个易之……还有些意思。”放下手中那一叠关于易之的情报,男人给了这样一句评语,“继续关注吧,我倒是觉得,他或许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作者有话要说:赵静章,是个传统文人。真正的传统文人,那种温润如玉的文人。岳激流吗,是个还不够成熟的爱国青年,因为人生经验的不足,岳激流是没有办法如赵静章一样对易之所说的东西平静接受的。这两个角色的设定费了我不少时间,我很喜欢他们o(*////▽////*)q 你们呢?喜欢哪一个?
看书评发现一件事,关于易之的那首诗,我在修了文之后没有标注。易之那首诗之所以说是佳作,是传世之作,因为它直接改编自毛润之的七律·到韶山。下面是原文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个人价值观,主角不会在文内抄袭别人的作品,而我只会写打油诗,所以选择主角的作品的时候,就只好改编前人佳作了。
谢谢herosly11的地雷,哟hero几天不见!
谢谢逝如云烟和炎雀儿的手榴弹!阿炎摸摸。
谢谢马甲娘的地雷!轮子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