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宇文述病危(1/2)
河北暴雨密布。
东都洛阳却一滴雨也没有。
阵阵的马蹄声在洛阳的青石大街上响起,左翊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次孙——宇文承基,正坐在马车上,率领十名护卫,旋风般往许国公府奔去。
洛阳城,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历史悠久,经过时代变革曾多次为多个朝代的首都,形成丰富的文化。由于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彻,水道密布,东据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既有北方磅礴之气,亦又江南潺流之美,故有“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
当隋炀帝从长安迁都洛阳,营建都城,再次将洛阳推举到了天下的瞩目焦点,成为大隋十数年间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汇之所,是儒、释、道、理、玄诸家交织之地,全国文化交流的中心。
宇文承基一路疾驰,穿过外城,挤进了西城的青龙大街,清脆的马蹄声在青石铺成的大道上格外的响亮。
他刚刚与新收的小妾风流快活时,突然收到了宇文化及的急令。家族很多年没有动用急令,他的府邸就在洛阳,又是京官,可偏偏这么近的距离,却动用急令,反常之极。反常必有妖,一定是出大事了。他顾不得与小妾温存,立刻穿上衣服,备马车一路疾驰赶来。
一阵战马嘶鸣声在一座巨大豪华的府邸门前响起,十名护卫勒马而立,动作整齐划一,显示着训练有素之态。宇文承基急忙跳下马车,在十名护卫簇拥下往府门大开,上书“许国公府”牌匾的府门而去。
这十名骑士是宇文承基的亲兵,亦是宇文家族训练出来的忠心耿耿之士,一个个都是体形彪壮,骁勇善战之辈。宇文家族能有今日辉煌均离不开这些培养出来的精锐勇士之功。
府门前四名膀大腰圆的军汉,见到宇文承基,均肃立敬礼,面色没有一丝表情。
宇文承基掠过军汉,率领众人穿过府门,绕过一堵横在府门后遮住府内景色,雕有雄狮怒吼的影壁,走进了极为宽广的前院。
一直等候在大堂前的宇文智及,见到宇文承基的健硕身影,立刻迎了上来。
宇文承基脸上透出讶然的神情,道:“究竟出了什么事,要三叔亲自等候迎接。”宇文智及今年四十岁,身形高硕,腿脚修长,容颜俊逸,继承了其母的俊秀面容,是宇文化及的三弟,官拜将作少监,一杆近两丈的硕大马槊,使得甚是娴熟。
宇文智及面上露出不自然的伤感,道:“你祖父病危,大哥给你发了急令,让你赶来有要事吩咐。”
宇文承基动容失声道:“什么,怎么一回事?”脚下一刻不停,拉着宇文智及的手就往大堂里去。
宇文家族能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宇文盛与宇文述苦心经营的结果。
宇文阀虽顶着宇文这个姓氏,却与鲜卑建立的北周皇族宇文氏没有血统的关系,宇文家族的先祖乃是匈奴破野头部落酋长,因部落被鲜卑宇文氏吞并成为奴仆,按照草原的规矩,随主人改姓宇文。宇文承基的曾祖父宇文盛,随着北周宇文崛起南征北讨,身先士卒,凭借着悍勇忘死,一步步以战功拜上柱国,封褒国公,从此宇文家族崛起,被世人所知。
而宇文述,更是战功赫赫,杨坚代周立隋,改元称帝,宇文述跟随杨坚经历了几乎每场战事。后又仕杨广,经历两代数十年,被杨广所器重。当时杨坚几乎将宇文皇族斩杀殆尽,唯独宇文家族深受尊宠,其中除了宇文盛与宇文述的苦心经营之外,亦有匈奴破野头血统的缘故。
如今宇文家族的支柱病危,这如何不让宇文承基失态。
宇文承基与宇文智及快步穿过大堂,往后院的建筑群而去。
十名护卫则自觉地留在了大堂。
两人踏上了花草遍地,假山星缀,翠竹环绕下用卵石铺成的园林小径,往宇文述居住的场所而去。宇文智及低叹了一声,道:“你祖父年事已高,加上早年征战时留下的旧伤时常复发,这几年身体越来越差。一个月前就已经不太好了。今早朝堂之上你祖父与裴世矩争执,回来之后怒急攻心,吐出血来,晕厥过去。现在虽醒,却迷迷糊糊,糊话连篇,看样子大限将至。”
此话入耳,宇文承基眉头皱起,不再言语,闷声往前走。
宇文述居住之所,处于重重竹林处,环境优雅,秋风吹在竹林间,竹叶的脆响声蔓延其中,颇有出尘的意味。只是两人心事重重,无心观赏这美妙之景。
房舍前的空地石桌处,两道人影若隐若现。一个是一席紫色锦袍的男子,负手在后,来回踱步,身形高瘦,脸容冷峻,一对眼冷芒闪烁犹如鹰隼,在两撇八字胡须的衬托下,予人一种狠辣桀骜的感觉。此人正是宇文承基的父亲宇文化及,今年四十八岁,乃是太仆少卿、右屯卫将军,掌管禁卫,深受杨广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