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关于这个向思东,查出什么来了么?”虽然说被软禁了,没有了权利,但是刘奇少将依然很关心这个事情,毕竟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如果向思东没有问题的话,这个黑锅自己可就要背着了。enUEI。CO
“对不起,少将同志,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宪兵倒是很客气的回答。
“哦,谢谢你啊,小同志。”刘奇少将有点失望的说道,然后在窗前站了一会儿,走回书桌前,铺开一张洁白的宣纸,泼墨挥毫四个大字:忠心报国!
=====================================================================
刹那国总参谋部,情报科。
“报告!”总政治部情报科的门口响起勤务兵的报告声。
“进来。”一个少将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头也不抬的说道,满桌都是一摞摞的文件,办公室里面的其他人员也是被埋在了文件堆里。想查明一个人的三代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毕竟以往的档案都是用牛皮纸袋装着的,一个人的档案几十年后从档案室调出来,那可是要扒扒捡捡老半天了,然后还要找和他相关的人员资料,那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少将同志,向思东以前的单位送来了和他有关的相关资料,请查收。”勤务兵递上一个牛皮纸袋,随后又递上一个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的签了一溜儿的名字。
“好的,替我谢谢他们。”少将随手接过来,看了看档案袋上的名谓和记录本上的一致之后签了字说道。
“是,少将同志,另外,他们单位的老领导说,向思东是孤儿出身。”勤务兵临走前想了想说道。
“哦?好吧,这点儿我会考虑到的。”少将有点儿迷惑的看了看这个勤务兵,还是压下了心头的想法。
“科长,找到了。”少将关上门,刚要坐下来,手下的一个中校就仰起头喊道。
“嗯?什么找到了?”少将问道。
“向思东服役前的档案记录!”中校笑道。
“念。”少将很简短的说道。
“是!”中校回答“向思东,男,出生于1965年,籍贯,乌龙江,具体地址,不详。父亲,不详。母亲,不详。据本人叙述,从小就流浪在街头,七岁时被儿童救济院收养,直至服役。”
“这里有他的服役记录。”另一名少校拿出一份档案晃了晃。
“念!”少将皱起了眉头。
“向思东,男,1965年出生。1982年自愿报名加入军队,参加对约拿国卫国战争。由于其在排长阵亡的条件下,带领所在单位在几乎被打光的情况下顽强顶住三千敌人攻击长达三小时,为赢得战役争取到了时间,火线提升至排长。”
“1983年,他带领自己的排,近乎完美的偷袭了约拿**,摧毁了约拿**一个重型火炮阵地,并将约拿**的炮兵团团长活捉回来,己方损失甚小,火线提升至连长。”
“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海军舰艇学院,并获得录取。”
“1990年,他以海军舰艇学院应届第五名的成绩毕业,进入东海舰队司令部,担任参谋一职。军衔上尉。”
“1995年,因其工作努力,成绩优异,被调入海军参谋部任职参谋,军衔少校。”
“2000年,因其在98联合军演中的精确判断,破格调入海军参谋总部任职参谋,军衔中校。”
“2005年,担任海军参谋总部副参谋长,军衔上校。”
“2009年,升任参谋长,军衔上校。”
“从他个人的服役状态来看,此人足计多谋,而且性格坚强,从他在约拿国战中的表现来看,是一个具有统帅能力的人。如果他长久的在陆军单位发展,按理说现在应该能到达一个最少也是军级的职务。但是当时他为什么从陆军报考到海军这个问题就有点儿令人感到奇怪了,如果换成我的话,我是不会到海军的,因为我更熟悉陆军。”那名少校简短的把向思东的档案读了一下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是我,我也会到海军。当时对约拿国作战的时候,陆军打得非常艰苦,而当时我们的海防并不强。如果我是一个军人的话,那么我也会申请加入海军,不能只有一个兵种强,大海就是我们的国门,国门不防,陆军再强也只能打防守战。”另一名少校反对,认为没什么奇怪的。
“放在以往的话,是没什么奇怪的,但是现在这件事儿就有了被怀疑的理由啊!普通的陆军单位怎么可能去考海军舰艇学院呢?隔行如隔山,陆军加入海军等于说从头再来,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他出来之后不是申请去舰艇服役,而是直接申请参谋,这里面就有问题!”第一名少校说道。
“你是说,他很早就开始预谋这件事情么?这也未免有点儿过于夸张了吧?如果这样说来,那么自愿参加对约拿国卫国战争的时候就开始谋划了,可是,当时他才十几岁啊!再根据他服役前的记录来说,服役前都在救济院里面,除非那个救济院的院长也是。。。。。。等等?救济院的院长?”本来这名少校正在反驳,但是忽然想到这个问题之后,对自己的判断也有了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