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度信河之战(1/2)
() 度信河的北支流发源于大月州昆仑山西麓,向西穿过葱岭,再转向南行,进入度信州的西北边境。入境后又经过兰城西部而后转道南下,进入号称“五河之地”的普尔平原。因为度信河在普尔地区汇集了它主要的五条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度信河再向南,流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最后一直流入罗度海。
度信河全长数千里,是南亚最长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6万平方千米。它的干流大部分在度信州境内,只有上游一部分干流和一些支流在番州和大月州境内。度信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东南部还有塔儿沙漠。度信河每年有两次涨水,它的中下游平原灌渠纵横,人口稠密,盛产小麦、棉花和稻米,是突忽控制区内最著名的“粮仓”。
汉元791年11月7rì一早,突忽第七军团右师二团五千人从木尔郡内渡过度信河,准备向东南方向的木尔城赶去。他们是最后一批渡河的部队,之前在度信河担任防守任务的第七军的其他部队已于昨rì天黑前渡过了河流。
昨rì,轮到二团渡河时,天sè已黑。这几rì天降大雨,河水猛涨,水流湍急,夜晚坐船过河危险太大。右师师长命令二团第二天一早再过河,自己则带着一团跟随左师一道星夜赶往朝着坡担
接到师长的通知后,二团团长纳瓦很高兴自己的部队能多休息一晚再赶路。在雨夜急行军,想起来都叫人头痛。第二天一早,纳瓦命令部队渡河时,已是雨过天晴,这些天难得一见的阳光终于露脸了。
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纳瓦感觉心情舒畅。命令部队依次过河。用了两三个小时,全团才渡河完毕。二团渡过度信河的地方是在莱亚附近,这里距离木尔城没有多远,如果加紧赶路,也许明rì下午就能赶到木尔城。
纳瓦见时间充裕。命令部下就地休息做饭,准备午饭后再继续行军。按照纳瓦的想法,吃过这顿热食之后,部队再一鼓作气赶路,在达到目地地之前,一路上都只靠干粮充饥了。现在让部下吃顿好的,给大伙儿增加点体力。
下午一时,纳瓦命令部队rì夜兼程,直到到达木尔城。部下都知道,疯虎正带队攻打木尔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充当援军,其他兄弟部队都于昨夜冒雨先行开拔,自己还能睡一晚。还有空享用一顿美餐,非常幸运,所以大家毫无怨言,提起jīng神加紧赶路。
二团中只有纳瓦和数十名斥候以及十数名传令亲兵才拥有战马,其余的人都是步行,后队中还有数十辆马车随行,上面装着全团地给养和一些大型床弩。到了黄昏时分,二团已经行走了数十里。行军速度也逐渐放慢。最开始jīng神百倍的劲头也没有的了。将士们都感到身体疲乏不堪。一些体弱之人,其步伐开始跟不上部队了。所幸纳瓦早就料到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命令一队人留在最后。专门收容掉队之人,然后押着他们一同赶路。
过了莱亚,便进入一片丘陵地带。这里一路浅山平岗,此起彼落,并无险峻之处。倚山傍壑。所行道路都是沿着丘陵谷地而建。纳瓦知道。这一段路途大约有十余里,之后便会转上好走的官道。
纳瓦对身后的一名传令兵道:“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在天黑前赶到官道上。”
“是!”传令兵接令驰马向部队前方而去,边跑边喊道:“长官有令,加快前进速度,天黑前赶到官道……”
纳瓦又对另一名传令兵道:“命令,担任断后的三营二连也加紧赶路,用鞭子抽也要把那些掉队者赶上来。”传令兵答应一声,飞马朝着后方而去。
这时,一名偏将对纳瓦建议道:“长官,这样疾行,前后队伍拉得太长。属下建议,还是让前队稍事休息,等等我们吧。现在他们与我们之间至少有七八里以上的距离。”
纳瓦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正在缓缓向西坠落,两个多小时后,天就会黑下来。不加紧赶路,天黑前必定上不了大道。
纳瓦道:“不行,待走上大道之后再稍稍放慢行军速度,夜里赶道本来就速度不快,小道又不好走,如果现在放慢速度,只怕会耽误更多的时间,那么明rìrì落前,我们不一定能赶回木尔城。”说罢,见那偏将还有些疑虑,便又说道:“我知你是何意思,放心吧,左师和一团昨rì过去了,他们遇到疯虎自然会派人通知我们。既然没有通知,就证明疯虎还在木尔城附近或是已经转移到别处去了,你就放心吧。”
“是!属下多虑了。”那名偏将诺诺而退,虽是口中不说了,但心里疑惑未消。
此时,二团前队已经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架设有小桥一座,两岸山岗起伏,但坡度都不大,树木也稀少。因桥面不宽,前队将领命令部队依次过桥,过桥再走一两里地,就可以转上大路。队伍才过去数百人,那名将领便听左侧山岗远处传来号角声。
“有敌军靠近,准备迎战。”将领厉声高呼,前队地突忽将士们立即面向左侧,取出武器准备作战。就在这时,号角声从道路的前方和右侧同时传来。不断响起的号角声让大家都清楚了,汉军正从三个方向包围而来。
不久马蹄声从远处传来,马蹄踏在山石和坚硬地土地上,像阵阵雷鸣,而且雷声越来越大,低沉的节奏震撼着所有的心人。
军官们高呼着自己的部下,排好阵势准备迎敌。河对岸的数百士卒,被桥上拥挤的人挡住退路,只好在河对面单独布阵迎敌。虽然军官竭尽全力招呼自己的部下,可是士卒们显然都慌乱起来。有地甚至手脚颤抖,呆立着不知所措。
正在慌乱时,突见左侧山岗上,冲上来两匹战马。一些举着弩弓地士卒正要shè击,被军官们大声制止。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己方的斥候,刚才正是他们首先吹响预jǐng号角。
这两名斥候像是非常紧张,一边朝身后观望,一边催马想冲下山来。马正离开山顶,几支箭从他们身后飞来,两人同时中箭,身体摇晃着栽下马来。其中一名斥候因脚挂在马镫上,被座骑一直拖到山下,全身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见到这样的情景,附近地突忽士卒更是变了脸sè。有地偷眼观望四周,有的去看本队长官。
突然间,惊呼声四起。山岗上出现了一个汉游骑的身影,随后他的周围不断有骑兵冲了上来。“shè击!”各队地军官们大声叫嚷着,命令着自己地手下朝山上shè箭。
其实不用他们下令,手上有弓箭的士卒这时都在朝着山上shè击。一轮shè击后,有数名汉骑被shè落马下,当大多数弓箭手正在低头拿箭之时,山上传来一声高呼“前进!”随后响起了震耳yù聋地“前进!”声。
这是汉军发动进攻时必呼的口号。只要这句话响起,随之而来的必是如cháo水般地攻势。呼喊声落下。如雷鸣般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山岗之上的数百汉骑如决堤地洪水般汹涌澎湃,朝着坡底的突忽人冲来。
震天动地的声音。彪悍异常的气势,瞬间让大多数去年才加入第七军团的士卒崩溃。他们丢盔弃甲,双手抱头,哀叫着转身逃离。本队的军官无法制止逃亡,杀了一个。又有四五个开始逃离。
待骑兵们冲入突忽人队列中时。背后的上岗上又出现了大批的汉骑。这些新来地汉游骑没有立即冲锋,他们停马立在山上。对着下面做jīng准shè击。一些努力拼杀的突忽人即使躲过汉军的马刀,也躲不过随之而来地箭羽。
接着更遭的情况出现,最先过桥的数百士卒已被河对面汉军击败,正在慌乱着从桥上败退过来。不过桥面狭窄,逃命的突忽士卒拼命拥挤,不断有人落水身亡。一些侥幸逃过来的士卒,又冲出队列中,推搡着一些士卒向后退去。队伍越来越混乱,几乎接近崩溃地边缘。
前队将领见此,知道大势已去,命令身边地一名传令兵迅速将前队受伏击的消息传回后队。待那名传令兵走后,突忽将领大喝道:“将士们,为突忽献身地时候到了,疯虎是从来不留俘虏的,大家还是拼死作战吧。”说罢,领着自己的十余名亲兵向汉军发起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