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探望父母(2/2)
张锐却信心十足地说:“父亲放心。家臣们已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了。那些为了能得到赏金的人,肯定会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孩儿相信。不管劫匪是不是在那艘船,不久都会有结果传来。”
张逸点点头,说:“既然如此,有了消息后,一旦需要为父帮忙,尽管开口。”
“如果有需要,孩儿一定请求父亲协助。”
见儿子答应得爽快,张逸对儿媳地怨气也就全消了。张锐接着又把自己给皇帝、太尉、虞士基等人去信的事情,也对父亲说了。
张逸听罢更加放心。也不再去想这事。他又从抽屉里拿出几封信,递给儿子,“你再看看这几封信。”
张锐接过来,看见最面信封的落款,脸色就有些变得难看。这封信竟是赵公家主高颖写来的,张锐不快地问父亲:“他写信来干嘛?”
“你先看完再说。”
张锐抽出信来看,更是大吃一惊。“他要提名太尉进凌烟阁?”
“对。据说他已经给每个家族都去了信,希望大家在投票时支持太尉。”
高颖为太尉拉选票的事情,早已在帝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只是张锐一直在前线,对此事一无所知。猛然间知道,吃惊不小。心想,那厮去年还时常与太尉唱对台戏,怎么又突然支持起太尉入凌烟阁呢?他有何企图?
张逸见儿子满脸惊讶。笑了笑说:“你再接着看其他的信。”
张锐疑惑的将后面几封信打开看。他越看越惊讶,原来这几封有陆后写来的。也有卫公、晋公、鄂公、邳公、褒公、扬公等世袭家族的现任家主写来的,里面地意思都是在劝父亲要支持太尉入选凌烟阁。
“有何感想?”张逸见儿子看完,问道。
张锐将信还给父亲,说:“看来太尉入选的可能性很大。”
“有什么理由吗?这也只是一部分家族地意见。”
张锐抬头看了一眼父亲,问道:“父亲是要考考孩儿吗?”
张逸微笑道:“就当是我在考你,你说说自己的理由。”
张锐也没有推辞,分析道:“既然父亲要考孩儿,孩儿就说了。要是说的不对,请父亲指教。首先这次提名的发起人是高丞相,他能影响很大一批人,如邳公、褒公、扬公等人恐怕都是受他的指派给父亲写的信。其次是陆后,她是代表了皇帝。皇帝支持此事,估计三位王爷在他的劝说下也会支持太尉进入凌烟阁。”
张逸一边点头,一边赞道:“不错,不错,继续说。”
张锐又继续说:“接着是卫公和鄂公,这两家在南方都有些势力和关系,受他们的影响,孩儿想,吴公、英公、莱公以及南方地区的侯爷家也会是支持地态度。再加北方的晋公家也能影响到两到三家侯爷。这基本就是已有一半的票数。”
“现在是父亲和凉公的态度最为重要,如果你们答应,三分之二的票数就不成问题。去年,马钰晋升为近卫军少将,爵位也提升了一级,孩儿料想凉公会还太尉的这个人情。至于父亲嘛,孩儿这些年一直得太尉的照顾,甚至把孩儿当成他地亲子侄看待,父亲也不会做出恩将仇报的事情。所以孩儿说,此事基本已成定局。”
张逸哈哈大笑,说道:“真不愧是帝大学了几年,各家族的关系都被你看得清清楚楚。”
张锐也笑了,说:“既然成功地希望很大,父亲不如全力支持,也好让太尉记住你的人情。”
张逸又从抽屉里拿出几封信递给张锐,说道:“你再看看这些信。”
张锐接过来一一看过,见是父亲写给韩公、燕公、冠军侯、武英侯、英烈侯、山西侯、河北侯、巴蜀侯、太原侯等与本家有着亲缘关系或是密切关系家主们的信。再看信的内容。果然是在劝说他们支持太尉。
张锐看完后,放下信,有些不解地问父亲:“既然父亲已把信件写好,为何不早些就寄出?”张逸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儿子,说道:“有些事情不能表现的太过积极。火候拿捏得好,效果才会好。你猜凉公会支持太尉,但为父也没有听说他给别家写过信。”
张锐立马明白了父亲地心思。投票是在明年地下半年,距现在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如果现在就积极表明支持态度,并四处为太尉去拉选票,很有可能被别人误认为是对太尉有所求。或是在巴结太尉。
而等到临近投票时,再表明态度并为太尉拉些选票。则不会引起不必要地麻烦。再则,人总是对危急之时伸出援手的人,印象更深,也更心存感激。看来父亲也是老谋深算,要充分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时机。
张锐暗自佩服父亲,又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才把这些信寄出?”
张逸一边将信收回抽屉里,一边说:“等明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再寄出去,之前暂且不要再提此事。另外听说太尉的长子今年已经去了四、五家人家拜访了。年底时肯定也会来我家给你奶奶拜寿,到时候你负责接待他。”
张锐听罢暗暗好笑,现在就在锻炼世子的交际能力了,看来太尉也在不经意里,表现出心里的真实想法。突然间,他又像是明白了一些事情。心想,看来太尉支持对鲜卑的战争。也不全是为了争取时间打击反对派,恐怕他真实地想法就是为了能进入凌烟阁。
太尉为了一己的私欲,竟然不惜发动规模浩大地战争。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的?联想到太尉到了期限还不肯退位的传言,他背渗出了冷汗。要是他进入凌烟阁后,**还没有得到满足,还会不会使出其他的手段?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是真的跟着太尉继续走下去。还是与他分道扬镳?他心里也拿不定主意。因为如果失去了太尉的庇护。自己就很有可能被那些整日高喊着要打倒自己的人整倒。
他正犹豫要不要把这事说给父亲听,就听父亲在问:“对了。我还没有问你,现在正是和鲜卑作战期间,你怎么会有时间休假?”
前线地作战情况,朝廷不会广泛宣扬。除非是政治需要,否则任何消息都不会透露,所以父亲不知道自己曾深入敌后作战四个多月的事情也很正常。
对父亲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于是他把半年的战况向父亲大致说了一遍。当父亲听说他两次攻克基普城时,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圈,兴奋地说道:“真不愧是我的儿子,你为咱们胡公家又增添了光彩。明日咱们就去祭祖,把你的这项战功,也讲给先祖们听听。”
张锐见父亲太过兴奋,便劝道:“还是等等,现在朝廷还没有宣扬此事,要是咱家做的过于招摇,只怕又会惹出是非。”
这番话让高兴过头地张逸,稍稍冷静了下来,连连点头,说:“不错,不错。等等就等等,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广为宣扬这场战功。”
他又拍着儿子的肩膀,赞道:“看来这次陛下又要晋升你的爵位了,帝国数百年没有攻克别国地都城,你小子竟然连续两次打下了基普城。你小子真是块打仗的料,凭此战功你便会千古留名。”
张锐非但不喜,反而露出了苦恼之色说道:“孩儿现在的地位就遭不少人嫉妒,要是再升迁,肯定会更遭人怨恨。所以孩儿在想,如何才能推掉陛下的赏赐。”
张逸听罢儿子的这话,又联想到令他颇为放不下心地二子张岐,心有所感,自己今年已有六十多岁,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为什么老二不是老虎,否则早就把胡公家业给他继承,自己就能放心安度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