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拉票(2/2)
良久。太尉长叹一口气,道:“好,既然你与昭玄都想让我试试,那我就试试。当成了结母亲的心愿也好,可说好了,就这么一次。”
杨素见他答应,脸露出了笑容,笑道:“好,就这么一次。如果这次不成功。小弟发誓今后再也不劝你了。”
这话把太尉也逗乐了,而后又很动感情地说道:“出道,只要是我的事情,你总是最积极的。你的这份情意,为兄时刻铭记在心里。”
杨素有些不高兴,说道:“我从来当你是自己的亲大哥,如果大哥还认我这个弟弟。就不要再说生分的话。”
太尉高兴地说道:“对,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客气的话。为兄以后再也不说了。”
杨素这才转怒为喜,想了想又问道:“大哥,你是不是给卫公、胡公、凉公去封信?”
“给他们取信作甚?”
“提前给他们知会一声,用他们的影响力,再给你拉拉票。”
“信就不用写了。我想他们会知道该怎样做地。今年寿平大长公主的寿辰和凉公夫人地生辰。我想叫大成去祝寿,也该是锻炼锻炼他的时候了。”
太尉的长子杨勇。小名叫大成。说老实话,这个孩子没有杨英招人爱。杨素觉得他有些木纳,不善与人交际,胆子又小,也没有什么过人的长处。小的时候,见到陌生人连话都不敢说,现在已是三十多岁的人,对第一次见到的人说话时也会结结巴巴的。唯一的优点,就是还比较听话。以后大哥地家族就是世袭家族了,他身为世子如果还是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被别的家族笑话的。正如大哥所言,是该锻炼锻炼他了。
定下这事后,太尉突然想起一事,对杨素说道:“出道,你今后不要再怨恨昭玄。为兄与他交往数十年,他的脾气为兄很了解,有时是固执了些,但总的说来他没有坏心眼,是个值得结交的朋。为兄与他只是政见的不同,但情仍在,心里还是常常念着对方。”
杨素点头称是。他以前与高颖地关系也错,可后来随着高颖与太尉的政见不合,他也就对高颖时有怨言。再后来,他听到高颖有逼太尉退位的传言后,就从心里非常厌恶他,并有几次干脆劝太尉断绝与高颖地交往,认为没有必要再与这种没有情意的人交往。甚至有几次他还暗示太尉,先对高颖下手,但都被太尉拒绝了。
还是太尉了解他,高颖不是心肠歹毒之人,也不是绝情之人。在一些事情他是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大事,他始终还是向着太尉的,不然也不会揽下这事。想通这点后,杨素当即表态,今后绝不再说高丞相半句闲话。
几天后,杨素得到的这个消息就在朝野下传开,众人都在议论纷纷,都知道进凌烟阁是极其困难地,平均几十年才有一人。一个能凌烟阁地人距今已有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里大汉国这么英才豪杰没有一个能如愿,大家都在猜测这次太尉是否能成功。
当事情被同乐听到后,就把高颖叫去询问,高颖据实回答的确有此事。同乐当即表态,自己支持他地想法,并让他全力办好此事。
高颖在得到皇帝支持后,更是立即让吏部题名,内阁会议也几乎全票通过,唯一的反对者便是太尉本人,不过众人并没有把他的谦让当真。
接下来便是通知各家主和商定投票时间。在通知时,在京的各世袭家族,高颖都亲身前往,并耐心劝导他们赞成此事。家在外地的,高颖都一一亲笔写信合着通知一起送去。也几乎就在张锐带着部队进入鲜卑的国境时,全国的各世袭家族都收到了这样的信函。
不久后,众家主纷纷回信表明态度,从已收到的答复看,全部赞成。贺若弼见之大喜,认为事情非常顺利,可高颖并乐观,因为投票是匿名的,谁知道那些家主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在暗地里投反对票?这事,一直要到投票结束后才能算完,眼下,还不是沾沾自喜的时候。
正式投票时间,定在次年八月。之所以把投票时间延迟到次年八月,一是,给各家族仔细斟酌的时间,二是,给他们足够的京时间,三是,高颖想利用这段时间,争取将每个人的真实想法搞清楚,并有针对性地拉拢他们。
就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拉票行动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