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钱袋子(1/2)
因此这个问题朱标和朱元璋的心理完全不同,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琢磨了一下。
反正自己的旨意下了,这位宁王朱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的的的确确应该吃点苦头!
作为父亲朱元璋心里边的有那么一些矛盾,最后他忍不住一甩袖,算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只是希望他不要到这儿再闹出一些没有用的东西。
父子两个人坐在这儿相对无言,马车有些摇晃,朱元璋忍不住抚须叹了口气,随后他拿起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他之所以特意带出来,其实是非常非常不愿意的,但是他又必须要带出来,原来这一份奏章里面是胡惟庸的奏折。
胡惟庸向朱元璋进行建议说今年整个江南雨水充沛,而且从江北还有包括北方领地来看洪水不易进行发作,建议江南扩大桑树培养!
改田为桑,扩大丝绸的生产!
这个建议说实话,有些莫名其妙,因为最近这十年大明王朝还是吃不饱状态,那么大明王朝的农田现在为什么要削减呢?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粮食现在其实不够吃!
户部也好,朱元璋父子也罢很清楚这个事情,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麻烦的问题,那就是无论是漠北作战还是蓝玉向云南进发,那个钱财成了大问题。
说白了,多制作丝绸可以用来抵消金银,配合朱元璋原本想要增发的大明宝钞,这是原本的用意。
而粮食问题,胡惟庸和李善长包括淮西集团的商量了半天,干脆就这样,甚至建议像蓝玉像徐达,甚至包括燕王朱棣自我筹措粮食!
然后不行以战养战,那就是把敌人或者说能够奴役的地方,先要进行大规模的搜刮!
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大明王朝摆脱对粮食上的依赖,可是钱财方面你不能依赖!
抢人家锅里吃的东西,这话你能说得出口,但是抢人家各种好东西,然后说这些东西由朝廷全部拿回去,再发给这些在外征战的将士,很明显这是不行的!
所以粮食对于这些当兵的还好说,可是这钱尤其是军饷你怎么办?
画大饼充饥第一步,自然就是大明宝钞!
可是大明宝钞,正如谢安所分析的,现在已经开始有所反弹,你要是都发给这些当兵的,当兵的还是有情绪的呀?
一年到头他也用不上,把大明宝钞寄到自己的家里,家里人说这东西现在换不来钱,一来二去当兵的就不愿意了!
当兵的后台都是谁,全都是淮西集团,都是李善长胡惟庸!
所以从这种角度上,那胡惟庸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大明王朝现在良田都非常紧张,粮食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偏偏就来了这个奏折!
什么没有洪灾涝灾水灾的情况下,今年就改田为桑好了!
好家伙,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不玩虚的,来点实的,多生产丝绸交给这些军队的人员,那也算是钱财的象征!
他倒是不虚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维持了淮西集团的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