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冰(2/2)
不过既然石小公爷退了一步,同意接受让公子爷们去跳舞,李清有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何况人家提的修改要求也很合理,就是把竞价跳舞这条改掉,到时候只唱名某某公子捐了多少既可,反正不捐到一定数目那是不行的。
李清也是一口应诺,其实竞价本就一花头,李清也是一时兴起提出来的,现在京城里会跳这交谊舞的姑娘们不少,可是会跳的男人可不多,就怕到时候没几个人上去跳,怕是没有竞价这个情况发生了。
而募捐的钱。李清早就准备好了。他的目地本就是把那些公子哥儿逼上台去,给交谊舞造造声势,可不是要掏人家腰包。以前收了人家不少礼,当时也让李清好一阵高兴,可若英说了,礼尚往来,别看送的贵重,你还也得贵重,还就是个虚数儿,得,咱也别麻烦个往来了,那些收的礼。便以各位公子的名义捐出去罢!
咱古人就是好,不像后人那么爱钱,一说到捐款的事情,见李清说是把自己收的礼当做各位公子的款项,别说高、石二位公爷看李清有些不屑,连王德显都觉得李清很是小家子气,这眼神李清可看明白了,心里委屈的很,不就是穷一点。至于鄙视我么?
李清还别忙委屈,这厅里还有比他更小家子气的人,就是从头到尾一言未发的膝子京。
这李清干什么去了也没和膝子京商量过,膝子京也不知道李清究竟对这个事情上不上心,今天进厅里听了这么久,他心里一个劲地埋怨范仲淹和柳七,之前说什么李三郎行事放荡不羁,这哪是放荡?这是荒谬,是怪胎!
让姑娘们募捐义演造声势,用民意来迫使朝廷重视修堤防的重要,这个道理膝子京是明白的,可造造声势就行了,这钱还是朝廷拨给,可李清说是把自己收的礼都捐出去,几十万贯啊,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个李三郎却只为了推广一个男女搂抱的舞蹈而这么下心?他脑子有病?
膝子京是范仲淹的同年进士,只是他一直不招人待见,领的一直是个闲职,没有具体差遣,没有差遣就没有权,没有权就没有钱,每月领那么点俸禄,膝子京就是再有什么想法也做不了,你叫他能不心疼几十万贯么?
也正因为膝子京是闲官,所以他才早早的跑去范仲淹那里帮忙去了。
他李清就不能把钱花在崇教兴学上么?多少寒门学士因为囊中羞涩而中断学业的,膝子京不由得暗暗心疼,也别怪他这么想,咱这大宋就有这风气,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资助读书人,还能留个奖掖后进的美名,晏殊、钱惟演、王安石他们可是干过不少的,只是他不知道李清心里宁愿把钱给姑娘们用,也不愿意资助那些人去读之乎者也。
手打网,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说阅读
不过一边心疼钱,一边心里对李清还是暗暗赞赏的,甭管怎么行为怪异,这几十万贯毕竟是拿去赈灾地,还真不负希文兄对他的褒奖之词,换别人做的到么?
李清可不知道膝子京在怎么评价他,能有现在的结果他已经很高兴了,反正别的事有石小公爷安排,他也插不上手,不过既然跳交谊舞已经变成了表演性质,他李清还有新想法了,这第一次公开露面,还真个要慎重些,以后推广起来也容易。
交谊舞最开始在欧洲宫廷里流行,也是以一种“宫廷舞”的形式开始的,虽说有些高雅繁杂,拘谨做作,可看起来却是典雅的很,不正符合了咱大宋讲究仪态的现状么?
“谢大娘,相烦你邀些姐妹过来水云庄,这舞李清倒是还有些新花样的;这诸公子便要烦高公爷出面邀来,必不叫各位失望。”李清笑道。
上次李清和若英跳华尔滋,看的边上人都心痒痒,谢大娘为这个还和李清赌气呢,现在听说还有新花样,谢大娘爱舞如命,哪会不答应,王德显一旁也嘿嘿笑着要参与,李清怪道:“德显与李清一同胡闹,莫非老将军便不置一词么?”
王德显知道李清说的是上次打曹讷的事情呢,一拍李清的肩膀说道:“无事的,家父说了,有些时候还就该胡闹些。”
老将军这么开明?那就好,咱们好好胡闹下。
※※※※※※※※※※※※
如同之前写对待战争的态度一样,我想写到这又有很多朋友要看不惯了,在这辩解两句,请各位耐心看看。
我也看了不少抗美援朝有关志愿军的资料,还有《兄弟连》,最近更是反复在看,那些军人都是一声令下,便义无反顾冲锋杀敌,可事后,都表现过不愿意再回到战场的心情,我们不管如何去看待战争本身,可毕竟自然界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同类相残到人类这个地步,到这个规模!
当然,我也绝不承认像南京大屠杀这种事情,称得上是战争,即便在战争状态里,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因此,我不能写李清杀妇孺,我想,这不是什么妇人之仁,毕竟,咱们是中国人,总要和那个岛国的种群有点区别不是?
另外说到现在的情节,估计很多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或者纯粹扯淡,这里举个例子,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听邓丽君的歌只能偷着听,因为警察会抓的,知道是什么罪么?流氓罪,本人从那个年代过来,没有虚言的,现在想来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可当年是很正常的事情。
做为一个小人物,您觉得是在政治军事上有些变革容易,还是在娱乐上?而随着思想越来越开明,对新生事物越来越宽容,这很多事情才会容易办,这就是我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