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城事变(1/2)
不是好消息,尽管李清一见石元孙的时候,见人家脸上的表情已经猜出几分。),最新
一说起打猎,李清也笑了,与石公子攀上关系,可不就因为打猎么,这还要多谢谢那群狼,否则他也没有表现机会,那石小公子肯定对他没什么印象,此时,也不能与石元孙对坐谈话了,毕竟自己可没什么身份。
有家人进来为两人斟上了茶,出门还小心的把门带上,想来这书房就是石元孙真正的见客说话之地了,不就是要烟花么,就是叫李清现做也不用这么慎重啊,李清有些不解。
石元孙端起茶杯,轻泯一口,眼睛也不望李清,轻声说道:“实不相瞒,非是舍侄索要烟花,而是太子要。”
太子,李清眼前浮现那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来,这也不奇怪,别看身份高不可攀,毕竟也是个孩子,好玩事物当然感兴趣。
可石元孙接着却说:“然石某要与三郎说的,却无关烟花,而是事关太子,事关我大宋江山社稷,三郎听了后,也需慎言的。”
这话一听,李清也感觉要说的肯定是事态严重,面色也是一肃,听石元孙把事情缘由一说,大吃一惊,这何止是严重,简直太严重了,别看最后的结果也似乎是波澜不兴,可暗地里,却是惊心动魄,浊浪滔天!
天僖三年,王钦若罢相,除太子太师权知杭州,寇准因献祥瑞天书为上所喜,入京复相位,同为参知政事的,还有丁谓、钱惟演、王曾等人。
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地位的确是值得抛头颅、洒热血好好的去争一争,那么皇权呢?当然咱古人一般没现代人有追求的,争争宰相的位置已经是崇高理想了,不像随便哪个现代人都是要大杀四方的。
可还是有人有资格要争争这皇权的。
死后庙号为宋真宗的赵恒,这些年身体一直很不好,而唯一的儿子,现在年纪也太小,宋朝吸取了唐朝宦官乱政的教训,对宦官控制得很是严格,因此,到了赵恒的统治后期,朝廷的实权实际是掌握在皇后刘氏的手中。
要说这个刘皇后,可绝对是个极品妹妹,长的风流俊俏不说,而且心灵手巧,绝对有那么一点音乐天赋,为什么说有一点音乐天赋呢,因为她很会玩拨浪鼓,没法啊,谁叫早早嫁个老公是个小银匠呢。
原本小两口都是在益州混饭吃,可混得不太好,于是小银匠便带着媳妇到京城来碰碰运气,许是小银匠的手艺的确不怎么样,在京城也是混得不太好,眼瞧着就要吃上顿没下顿了,却是否极泰来,刘妹妹不仅貌美绝丽,还有一手好听的拨浪鼓在京城声名却传开了。
那会子赵恒也不是太子,慕名一见这个天仙一般的四川美女,魂都飘飘荡荡了,就把她带回了王府,做了自己的贴身使女,昼夜不离。
——————————————————————————————————
果真是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就像赵恒不是太子而登基为帝一样,按说刘妹妹这样一个出身贫寒,并且严格说来还是有夫之妇如何能统率六宫,母仪天下的皇后呢?这放哪个朝代也是有伤风化的事情。
说来难也不难,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心胸够不够!
那赵恒身子不大好,虽然三宫六院无数妹妹陪着,禁城里随便哪个宫女妹妹想上就上,这福气可是叫天下男人想得眼睛珠子都要发绿,可偏偏有这福气的人却没这个能为,老天爷还就喜欢捉弄人。
上没上过很多妹妹无据可*,可长期以来无有子嗣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刘妹妹已经是够受宠的了,使劲缠着赵恒耕耘布雨下来还就是不开花,刘妹妹不信这个邪也是没法,她倒没怀疑皇帝,扯着赵恒上医院去检查什么精子成活率的,再说那会也没这个,她就觉得自己肚子不给她争气。
可刘妹妹毕竟是心思灵动,这灵动可不仅仅体现在玩拨浪鼓上,既然自己肚子不争气那就找个争气的肚子去,文心阁丫头手打,正好她有个侍女李氏,生的也是花容月貌,而且性格温顺委婉,很是讨人喜欢,赵恒其实之前偷看好多回了,估计以前也是被看得严,吃不到口。
现在刘妹妹暗中还给那么点机会,事情就简单了,于是在一个月色朦胧、灯火昏暗的夜晚成就好事,并且一炮而响,李妹妹她有了!
还不单单是有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居然是个男孩,可把中年得子的赵恒乐坏了,刘妹妹便趁着天子高兴,提出这个男孩由她来抚养,赵恒和李氏其实也就是个一夜情而已,并没有多深的感情,于是便答应了,刘妹妹便对外宣称这个男孩是她生的。
听到这里,李清也明白了,敢情这就是后世“狸猫换太子”那出戏,连远在边关的石元孙都知道内情,又何必像戏里所说的需要个什么包青天来断案呢?只是石元孙居然告诉他这些,缘由是什么?
但石元孙还是往下说,李清也没问。
男孩顺利的长大,也就是李清见过那个太子赵祯,恰好皇上的第二任皇后也死了,于是刘妹妹母凭子贵的当上了皇后,虽然中间也有不少波折,很多大臣因为她的出身问题进行过反对,可谁叫皇上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当然,其实这太子也不是她生的,可一来赵恒就是喜欢她,二来名义上这太子也是早归她收养,其实人家也不容易了,能将男人让出来和别的女子一夕欢好,三宫六院里,又有几个做得到?要大家真做得到,也不会就那么一个儿子了。
赵恒身体本就不怎么好,加上又深信神佛,估计精神上也是出了问题,宗教虽说也有些精华在里面,可怎么说本质上还是一种迷信,神仙也好,佛也好,劳什子上帝也罢,终究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宋朝的制度虽然很制约了皇权,可毕竟有很多东西还是要等皇帝来拍板的,而这刘皇后虽然出身社会的底层,文心阁丫头手打,但对权力却有着强烈的渴望,她入宫以后留心政务,加上聪明过人,记忆力超强,读书过目不忘,朝廷的事听过也都记在心里,很快就明白了处理朝政的路数。
她当上皇后之后,经常陪着赵恒批阅奏章到深夜,还时常引经据典的提出一些建议,赵恒在惊奇之余对她更是信任,有时便偷懒让她去处理一些政务,刘皇后在赵恒不知不觉中开始干预政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