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道之所在(1/1)
什么叫见识?见识就是有些事情得看透了,拿得起,放得下,松得开手来;无非不就是影响仕途么?那做官就好么?做了官就可以耀武扬威,为所欲为?记得后世里曾有那么一个故事,一个官儿去找裁缝做衣服,裁缝问他,那官啊做了多久了,那官员奇怪了,怎么做衣服和做官时间长久有关么?裁缝就说,大凡一初当官,一般要趾高气扬的,没事挺着个小肚子乱晃悠,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这衣服前摆要长,后襟要短些儿;等到时间长那么一点,知道自己也不过如此,心态平和了,态度也端正了,没事也不挺小肚子了,衣服前后襟就做得一样长;等到官儿做久了,知道官难做,行事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这时候就得往后面翘**了,腰得弯着,所以此时的衣服就得前摆短,后襟长一些。),最新
李清听了,心里可不是滋味,虽然只是些微末细节了,可总觉得这样未免有些对不住若英,这户籍他可没办法弄,况且也不知道若英她老爷子究竟犯了多大的罪过,弄得一家子人都跟着倒霉,一时间李清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况且他对宋朝的婚嫁习俗可是两眼一抹黑的。
德高望重?李清记忆中这时候怕只有个寇准了,不过人家自己还在陕西猫着呢,小范老子范仲淹历史上也算得一个,只是这小范老子现在也算不上德高望重,依稀估摸着现在正守在大宋和西夏的边境呢,一时间哪能来得及?况且和他又不熟,没什么交情。
想着想着,除李清外,大家都把眼睛看向了王六公子,人家老爹现在可是宰执,又没看过历史书,王钦若脸上又没刻着奸臣两个字,脚板底也没写着“五鬼”,这德高望重的,舍他其谁?李清心里也不太愿意和这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有过多来往的,可这话能说出来的?说你老爸是坏蛋我不要?没准真的要被流放了,奸臣一般都厉害的,能力比所谓的忠臣高得可不是一点点。
王六公子犹豫了一下,方说道:“此事亦可行,然小弟不敢放胆应承,只是家父平素也是爱慕诗酒风流,奈身居其位而不得放纵,既然行事也需三五日后,莫若李清择日过府与家父一叙如何?家父昔年也曾年少轻狂过,必与三郎相挈的,容后小弟再去恳求家父,事则必成,如何?”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还能如何,反正前面也是答应了的,再说李清也极想见见这个王钦若的,能遗臭万年,也不容易啊,不信你试试?
既然话已说清楚,李清也懒得再想其他,咱们继续喝酒,来人,再去请施二娘,就说我李清要弹新曲子了,可不是要她献艺的,今天是我出局子,不是她!爱来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