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紫骊山(1/2)
昔日潽国有一名山,名为紫骊,本为红尘走卒心夙圣地,每当枝繁叶茂,总有百姓不辞辛劳攀山越岭,只为在山中寻道求祈。
潽国君王曾提笔豪书,钦点紫骊山为人间净土。
可惜盛极而衰,传承数百年的潽国后继无力,渐渐被邻国蚕食吞灭,紫骊山同样不得幸免,当奠基于山脚处那块篆刻着‘人间净土’四个字的石碑拔地而起时,也宣告道魔之争濒临白热化的程度。
往昔的人间净土,在遭遇摧残后,千疮百孔,渺无人烟,哪里还有当初的艳阳高歌,十里秦淮?
残留的,无非只是人间炼狱。
一场持续十年的道魔之争终是落下帷幕,但却物是人非,潽国遭到燕国吞并,而紫骊山,也被魔门势力瓜分占据,以往的人间圣地,已经沦为罪恶的魔窑。
数百年匆匆别过,紫骊山物资愈发乏力,许多魔宗时常为了些并不值钱的药材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心狠手辣灭宗绞族,手段残忍血腥。
尤其潽国被灭,大量人口迁往燕国属地,大势力面临着人才凋零的困境,而中小势力,却是资源匮乏,身系除名之险。
渐渐的,越来越多魔门选择迁移,虽是劳民伤财,但也比每日惶恐不安强上不少。
紫骊山,彻底沦为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
又过了百年,还肯坚持留守紫骊山的魔门宗派,要么怀着山中无虎猴子称王,宁**头不做凤尾的心思,要么就是既无人力又无财力,只能坐吃山空,碌碌等死。
临近的宗派,每每谈起紫骊山的魔道宗门,无一例外,尽是不屑嘲讽,就算面色沉稳,也是打心底瞧不起紫骊山上的一众魔门。
魔宗最讲脸面,每年登岳大会,面对临近宗派的冷嘲热讽,紫骊山的大小魔宗无一不是怒火中烧,却只得委曲求全,忍气吞声。
为了挽回颜面,紫骊山大小宗门聚在一起,定下规矩,每年集众人之力,前往邻国搜刮人才物资,填补各宗的捉襟见肘,待搜刮完毕,再统一分配。
气头上的各宗掌门断然不会拒绝这看似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但很快才意识到这乃是**裸的阴谋,因为资质好的弟子、品质好的药材,都会被大势力用各种说法、手段瓜分,余下的都是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清楚大势已去,这些吃了闷亏的掌门长老只能抱着有胜于无的心态忍气吞声。
这就让紫骊山出现另一番情形,大势力越过越滋润,小势力却依然夹着尾巴苟延残喘,渐渐衰败。
又值一年一度的搜刮时节,各宗各派的头头都是暗怀鬼胎,集结于紫骊山某处山头上,人声鼎沸,穿着暴露的妖娆魔女正绘声绘色载歌载舞,伴随肢体扭动而来的波涛荡漾,时常会引发四周牲口的口哨助威,不显羞涩,反而愈发卖力,暗送秋波。
虽是秋风落叶时,却也有大神通者暗施手段,让紫骊山春意盎然,不显枯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