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搭桥(2/2)
徐茂功立即站起身朝凌幽若道:“小徒弟,人家王府大总管看不起我们茅山派,我们赶紧走吧,免得丢人现眼。”
他故意把“茅山派”三个字说的很响。
老总管听他又提起茅山派,再联想到前不久王府里的那把无名火,顿时对他的话由半信半疑升到信了**分。见他要走,立即起身拦阻道:“道长请留步。”
“大总管难道是想讨要茶水钱吗?”徐茂功开始步步紧BI。
“道长误会了。”老总管慌忙解释道。
“误会?贫道怎么没觉得是误会呢?”徐茂功蹬鼻子上脸了,现在他已经吃定这靠山王府的大总管了。
他一句话说得老总管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一旁察言观色已久的凌幽若,知道现在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立即上前一步,拉着徐茂功的手臂道:“师父,你先别走听徒儿一言可以吗?”
“说!”徐茂功故意摆出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傲然道。
凌幽若心里一笑:臭牛鼻子,装得倒挺像的,嘴上却道:“师父,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算不是为了大总管邀请我们进来喝茶的仁义之心,也该看在靠山王一生都为大隋朝的万年江山鞠躬尽瘁的份上,也要尽力帮助靠山王府化解劫数的,是不是?更何况人家大总管都解释了,刚才的话是误会了。”
凌幽若这一番八面玲珑的话一说,老管家的脸色顿时好看了很多,一面继续挽留徐茂功,一面夸赞凌幽若是个好徒弟,好道长!
徐茂功见凌幽若帮他铺好了台阶,也就不再坚持,借坡下驴朝老管家道:“好,贫道的徒弟都这么识大体了,总不能让人说老道我连一个小徒弟都不如吧。我就留下来告诉你如何躲避三个月内的这场血光之灾。”
“愿闻其详!”老管家一边将徐茂功师徒让到座位上,一边恭声请教。并吩咐府里小厮重新换上上好的香茗。
徐茂功要足了面子,这才思索了一会,郑重的朝老管家道:“靠山王府的这场血光之灾,是靠山王一生杀戮太多积下的冤孽造成的,要想化解其实也很简单。”又轻轻的呷了一口茶才接着道:“只要能找到当前最负盛名的**师做一场道场,通过佛法的普渡,自然可以化解这些冤孽的怨气。不过嘛,这**师天下倒是很多,只是能够化解靠山王府这么重的怨气的**师却是不多!”说着脸露为难之色。
老总管一看徐茂功露出了为难之色,顿时有些着急起来,身体微微前倾,试探着道:“敢问道长,什么样的**师才能化解王府的怨气?”
“大总管可听过一首童谣?”徐茂功抬起了眼睛望着老总管。
“道长所指的童谣可是‘一座长安城,东西两个王。九五在中间,丞相堪比天’?”老总管的略一思索之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跟咱们靠山王府的血光之灾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徐茂功伸手捋着自己的胡须,意味深长的道:“大总管在靠山王府想必有很多年了吧?”
“老夫在靠山王府整整五十年。”老总管稍稍点头道。
“那大总管一定知道这宇文丞相是何出身来历了?”徐茂功一步步的引导着老总管踏进自己早已布好的口袋里。
老总管听徐茂功说的到这里,顿时警惕的抬眼看了徐茂功一眼,徐茂功莫测高深的一笑,却没有说话。
老总管微微沉吟了片刻,才接着道:“不错,老夫确实知道这宇文丞相的出身来历。只是不知这跟我靠山王府的劫数又有何干系?”
徐茂功捻须微笑,莫测道:“宇文化及表面看来是因为父亲宇文述而承袭爵位,后来跟又随了当今皇上,更加的荣宠有加,升任为丞相。但是他其实本是鲜卑族皇室后裔,虽然不敢说他在图谋复国,但是当年靠山王在北周任大将军时,领兵讨灭鲜卑的仇恨,贫道相信他一定没有忘记!”
徐茂功的话还没落音,老总管已经脸色大变,压低声音道:“道长是如何得知这些陈年往事的?”
“这件事又不是什么秘密,天下知道的又何止贫道一人?”徐茂功微笑着回答老总管。
看到老总管的脸色一点点的阴沉凝重下去,徐茂功站起身道:“谢谢大总管的茶,贫道告辞了!”
老总管就像是没听到他说话一般,挥了挥手。
临到门口时,徐茂功才又回头提醒他道:“大总管,记住了一定要找当世最负盛名的高僧,还有一定要小心丞相大人。这样才能彻底让靠山王府躲过一劫。”
************************************
新书又上传了一章,继续恳求和期待兄弟们的大力支持,能收藏的就收藏下,能推荐的就推荐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