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疯狂一分钟(1/2)
作为关宁军头号王牌部队,“细红线”神机一旅曾经是整个关宁军第一支全面换装进口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后膛阿姆斯特朗野战炮的部队,不过现在他们手里使用的是鞍山兵工厂生产的仿制型号“关字”步枪和“神威荡寇大将军”野战炮。
阿姆斯特朗炮因为列装很久,技术已经成熟了,基本上是完全自造,而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关键部件还要进口,比方说枪管,都是从德国买来现成的钢棒然后在上面钻孔制成的。
对于明军来说,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可以说是一位老朋友了。想当初,这位国际友人因为使用起来不及前膛炮稳定可靠,被一贯保守的英国皇家海军扫地出门(就像本位面20世纪60年代天朝陆军的“还我56半”一样),然后当成洋落偷偷卖给了正与法国交战的明军,自此便与这个东方国度的军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法战争中阿姆斯特朗炮的优异表现,不光让大明的军人们对她建立了信心,还同时挽救了她自己在大英帝国的地位:受到中法战争中她的表现的影响,皇家海军很快就重新装备了阿姆斯特朗后膛炮——这成为了兵器史上不多见的“出口转内销”实例。
现在,关宁军神机一旅共有三个炮兵连装备了这种先进的后膛野战炮。相对于原先的老式前膛炮,后膛炮在精度和射速上都有非常大的优势——现代火炮除了迫击炮之外,其余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后膛炮。虽说这个时候,阿姆斯特朗炮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在对面的满洲八旗军那里,可是一门同类产品都没有。
“轰!”“轰!”“轰!”
雨点般的炮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橘黄色的火光,瞬间覆盖了城内的兵营和弹药库——如果不是八旗军并没有编制骑兵炮,弹药库里并没有储备炮弹的话,弹药殉爆带来的二次伤害,将会给铁岭这座并不是很大的城市带来更加巨大的灾难。
“靠!——被祥瑞了?!”
屋内,一干贝勒等被震得东倒西歪,从炕上摔下来的多尔衮狼狈地爬了起来,捡起地上的鞋,大声吼道。
“大汗不好了!!!”一名士兵跑了进来,“李成都那败家老娘们带着关宁军那群瘪犊子过来了!”
“草!那个臭老娘们!”大贝勒代善气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欺负我八旗没有老爷们了怎么着?”
莽尔古泰更是气得哇哇大叫:
“兄弟们,走,出去削他们!”
八旗兵丁一向是打别人的闷棍,这回却被李成都摆了一道,难免焦躁慌张。贝勒们不等多尔衮下令就急吼吼跑回去调兵马了。八旗军虽然骁勇,纪律却不怎么地,猝然之间遭到这么强大的火力打击,难免四处乱窜。
十五旗兵马(普璞贝勒的正绿旗除外)自相混淆,早没了秩序,各贝勒胡乱找了些兵马,也不知道是不是本部的便急匆匆奔出城去,可是铁岭城门太窄,一时间通行不得,于是一开始只有莽尔古泰带着一部分满洲正红旗,满洲镶白旗和蒙古正蓝旗的人马冲了出去。
“炮一连,平射敌军!”段梦瑶声音清亮的下令,看来像这类按部就班的工作,李成都是不会亲自操劳的——因此,这些工作一般都由段梦瑶代劳。
由于阿姆斯特朗野战炮其实是一种熟铁炮,明军可以自行制造,反而是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生产难度更大。因此,神机一旅超量配置了大量的炮兵部队。现在,这些火炮正一字排开,不要钱地向铁岭城内倾泻炮弹。
这种“大炮兵主义”的风格,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后来的以关宁军改组而成的,大明帝国乃至全世界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大明陆军关东军区第39集团军,每次在发动装甲突击的时候,都会首先进行很长时间的炮火准备。
“轰!”“轰!”“轰!!”
顺便说一句,玛亲王所在的位置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不过亲王本人却是毫发无损···祥瑞御免家宅平安祥瑞御免家宅平安祥瑞御免家宅平安祥瑞御免家宅平安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啊呜···啊呜···”
就在关宁军炮兵们向铁岭城内打炮的时候,懒婆娘李成都则蹲在一旁,端着一个饭盒,大口大口地扒着盒中的饭菜——刚才的慵懒之气早已一扫而空。顺便说一句,这个饭盒也是从结界里面拿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