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反击(二)(1/2)
五个小时之后,美利坚联邦共和国,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市,兰利空军基地
本位面历史上,这个基地是是美国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1stFW)和第480情报联队(480thIW)的主基地,同时也驻有空中作战司令部总部。由于距首都华盛顿特区较近(约200公里),与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一样,兰利空军基地的航空部队也负有保护白宫的重要使命,是保护白宫的第二梯队。
现在,它同样是美利坚联邦共和国空中作战力量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空军北美军区(NAMR)的司令部所在地。这个庞大的基地由明朝与美国公用,驻扎有美国空军第一战斗机联队、大明帝国空军歼击航空兵第44师(44thTacticalFighterDivision)。
“无常中队,这里是奶牛,我们奉命为你提供空中加油。”
“奶牛,这里是无常-01,感谢你们的协助。”
天空中,两架体积庞大,看起来就像是民航客机的飞机,正像一只奶牛一样,缓缓地在空中飞行。这种飞机同样是是大明帝国航空工业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作品——畅销全世界民航市场的运-10运输机。美国波音公司许可证生产的机型被称为波音-707,美国空军的军用型号称为C-135。
眼前的这两头拖着几根输油管的“奶牛”,便是它的众多衍生型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型号——KC-135J空中加油机。
只见庞大的轰炸机开始降低速度——同时变后掠翼展开,后掠角加大,让轰炸机的低速性能进一步增强,可以以更低的速度在空中巡航,以便于与空中加油机对接。
“对接开始。”
当轰炸机的受油管靠近输油管入口的时候,输油管发出了紫色的亮光——这是输油管上加装的导力控制系统启动了。一只无形的大手,“举起”了输油管,将输油管套在了轰炸机的受油管上——相对于本位面复杂的空中加油操作,由于导力系统的存在,空中加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度傻瓜化的过程,非常便利也非常安全。
“输油完成,准备脱离。”
经过一次空中加油之后,轰炸机开始继续以M1.5的巡航速度,向英国本土的方向飞行——为了保密起见,轰炸机并没有从美国本土直接出发。
上午九点,明朝,北京
北京议会大厦内,挤满了已经得到了消息赶来的议员。当穿着一身华丽的汉服襦裙,依旧是身材娇小的朱芝夏,带着首相、议长、护卫和几位将军一脸严肃的走入会场内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维新初期,在胭党的建议下,老皇帝率先“胡服骑射”,脱掉了龙袍,换上了一身西方式的海军元帅制服。而现在,登基为帝的朱芝夏,却再一次穿上了传统的汉服——而站在身后的她的丈夫,大明帝国总参谋长,蒋玉成海军元帅,则穿着一身同样与西式军礼服有着很大差异的,洁白的宁怡24式海军军服(原型是天朝07式军服),胸前的勋章和肩膀上的将星,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