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烽烟四起(1/2)
(十五)
好吧,皇上,既然你想把政了,那我就成全你。
看到皇上干的如此带劲,张国相也给皇上拍马庇:“皇上,最近你勤于政事,真是百姓之福,想必,要不了多久,你一定会把大升推向另一个盛世。”
兴政听了,非常高兴,看来,我还是很有能力的,只要我去做,何愁国家不兴,何愁社稷不兴,好吧,就从这一刻开始,我要成为大升所有皇帝中,最为璀璨的一顆星。
双方都有想法,当然,张国相的想法是不会对皇上真诚的,他拍这个马庇,不过是第一步,很快,他又实施了计划的第二步,他让随从搬来了一直搁浅的奏折和文书,堆积起来,足足有三尺多高,他对皇上说:“这都是一些重要的公文,这两日,臣有要事,所以未能批阅,既然皇上如此勤政,那臣就交给皇上了。
既然你想当好皇帝,那我就让你当个够。
张国相想让皇上知难而退。
好好地玩一下,不很舒服吗?干嘛要来参合国家大事,小子,你玩得起吗?你还是老实做你的昏君吧。
当然,这只是张国相的想法,兴政看着眼前的文书,他的确是吃了一惊,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着说:“无妨,区区小事,难不倒我,三日就可批完。”
是你说的,三日,三日之后,你要是批不出来,我看你如何给百官一个交待。
张国相走后,兴政并没有静下心来批阅奏章,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留连于西宫之中吃喝玩乐,看来这位仁兄,无论做什么事,真是三分钟的热度啊。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兴政一本奏折也没批,毕竟那么多奏折,就算是想批,三日之内,也绝不可能批完的,当时,他答应张国相,只是嘴上说的过瘾,况且,他也不能失了面子嘛。
但是,他忘了一句话,金口玉言,皇上说了,如果做不到,那怎么能服众,所以万星儿就劝他:“皇上,至今已过去了两日,你还一本奏折也没批,到时候,你怎么向百官解释啊。”
兴政回了一句:“我是皇上,难道还要向他们解释不成?”
“可是,既然你说出来了,如果做不到,到时候,你说的话,大臣们还会当真吗?”
想想也是,所谓谎话说多了,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也不会有人相信,要是兴政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他一定会虚心受教,可是他没有听过,他很烦躁地说:“好了,好了,不要再谈这件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既然皇上要玩,万星儿也没有办法,只得陪着他玩了。
就这样,兴政在吃喝玩乐中,度过了三天,应该是相当舒服的三天,管它国家大事,玩才是硬道理,国家社稷,百姓安危,顿时又与他毫无干系。
可是,你玩归玩,曾经说过的话,你还是要兑现的,张田相带着文武百官,对兴政说:“皇上,三日前,老臣交给你的奏折,批阅的怎么样了,大臣们还要依照你的指示,去办事呢?”
兴政支吾了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看到兴政这落魄的表情,张田相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就在他准备进言,让皇上把这些奏折交给他批阅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急报,挽回了兴政的一点面子。
我相信,如果兴政知道这个急报,他宁愿不要这个面子。
急报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北边蛮国的可汗吉安亲率五十万大军,进攻陇成群,现在直面虎牢关,前线危急,希望皇上速速带兵增援。”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皇上震惊,大臣们的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慌张。
虎牢关乃扼制蛮国的咽喉之地,只要此关一破,大升将无险可守,不出一月,就可直逼中州,那么,大升江山,亡矣!
该怎么办?
经过一番讨论后,张国相向兴政进言:“皇上,现在形势危急,你应该立即下令,召令全国诸侯速来勤国,另外,调集中州之兵,支援虎牢关,严防死守。”
兴政居然露出了一反常态的镇静,他扫视了一下群臣,然后淡淡道:“刚刚国相已经说出了他的策略,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百官哑口无言,静候这位从来不理政事的皇上的高见。
兴政轻轻咳嗽一声,露出一幅很有办法的样子,开始发表他的高论:“既然众爱卿一致认同,那就依国相所言,速速发兵。”
故作高深,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兴政兄,真有你的。
在准备粮草和辎重的几天里,兵部也拟好了领兵的人选,命赵成安为抗蛮大都督,田胜为先锋,协同前线将士,齐心抗蛮。”
这次,他们从中州调走了二十万兵马,整个中州,几乎已是一座空城,若是有任何闪失,大升危矣。
(十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