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赶回老家了(2/2)
他们到城门下后,就一直等着,反正就是不打,仿佛是在等什么好消息似的。
吉安听到赵成安大军大举来袭,顿时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以往这个时候,他都是立即叫流球哈尔过来商讨对策,可是现在,流球哈尔在他的心中,全然是一幅内奸的形象,如果把兵交给流球哈尔去抗敌,没准他会大开城门,兴高采烈欢迎敌军来夺城,看来,疑心真是很强大啊。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吉安虽然没有叫人去找流球哈尔,流球哈尔却主动找上来了,一来,就神色匆匆的对吉安说:“现在,赵成安的二十万大军正在城下,我们一定加紧防备,以防他强攻夺城。”
吉安问:“怎么加紧戒备。”
流球哈尔答:“马上派弓箭手到城墙四周。”他想了一会儿,说出了他人生中最不该说的话:“而且城墙四周应举火戒备,以免敌军趁着夜黑混水摸鱼。”
完了,完了,这下真完了,举火为号,竟然是真的,吉安大吼一声:“我看是你要混水摸鱼吧。”说着,他对左右卫士道:“把这个叛徒拖下去,斩首示众。”
流球哈尔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现在解释已经没有用了,要怪只能怪他自己跟错了主人,有时候,当初的一个选择,往往会决定自己的一生,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了。
一代名将,就这么被反间计搞死了,没有死在战场上,真是一大遗憾啊。
处死流球哈尔后,吉安发现外面的敌军都举起了火把,这时,秋子勤对着城门装模作样的一阵大喊:“流将军,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快打开城门吧。”
听到这话,吉安更愤怒,大骂道:“流球哈尔这个叛徒,已经被我杀了,你们想破城,就得从我胯下爬过去。”
听到流球哈尔被杀,赵成安和秋子勤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但他们没有攻城,因为他们还不能确定吉安所说的是不是真的,在城门下徘徊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撤军了,而且还装出一幅很可惜的样子,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这一撤军,就算流球哈尔还没有被杀,此时,也难逃死劫。
因为吉安不会把这么大的一个定时炸弹留在自己身边的,纵然他知道这个定时炸弹永远不会炸,可是,他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心理压力,还是除掉能安心一些。
撤军回营后,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具体消息,流球哈尔确实被吉安杀了,开始,赵成安还不相信,可是,等到消息确定无疑后,他才明白,自己果然没看错人,秋子勤的确是一个人才。
看来,这几年的兵书,他没有白读。
既然流球哈尔被解决了,那现在,就该讨论攻城的问题了,其实,就攻城而言,守军的多少并不是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守军将领有没有调配那些士兵的能力,如果能将每一个士兵的作用,都发挥到极限,并且指挥镇定,进退自如,那么守军纵然只有一万人,也可以抵挡十万之众。
很明显,流球哈尔是这样的将领,虽然吉安身经百战,但就守城而言,他比流球哈尔实在差多了。
可是,仍然不能轻敌,因为城中还有吉安的二十几万精锐,如果强攻,就算攻下了,他们的伤亡也一定会非常惨重,这是极不划算的,他们要用最小的损失拿下这座城。
不能强攻,看来只有一个方法了,那就是诱敌出来决战,可是,吉安刚刚斩了大将,他怎么可能会出城,然而,秋子勤告诉赵成安,是可能的。
因为吉安所守的,是一座孤城,他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这个城池里,况且,里面的粮食虽多,也不够他一辈子吃,所以,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回他的老窝蛮国去,二是将赵成安这支军队打败,继续他的南征事业。
所以,现在只要赵成安带着他的大军撤离,吉安一定会采取行动的。
既然如此,那就撤军吧,赵成安带着他的大军,全部撤回了陇成群,吉安听到这个消息后,虽说感到有些奇怪,但仍然是很高兴的,因为每天被这群人围着,担惊受怕,没准哪天自己的脑袋就悬在城门上了,这种日子真不好受。
既然赵成安走了,现在,他也该想一想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其实,他现在是前退两难,如果他带着士兵班师回朝,赵成安是不会让他这么轻易回去的,如果继续南征,赵成安更不会轻易让他往南奋斗,不管怎样,现在总得作出一个选择,总不能困死在这里吧。
经过仔细思考后,艺高人胆大的吉安选择了第二条路,继续南征。
前面就是虎牢关,只要能将虎牢关攻破,那么,他的计划就成功了,因为一方面,他可以依靠虎牢关扼制赵成安的大军,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带兵直攻大升的首都,中州,到时候,他可是这片领土的新主人,想到这里,吉安让大将莫拜彬领五万人留守丰谷,自己则带着十七万精锐直逼虎牢关。
成败就看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