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桶金(1/2)
这天,鲍尔最后又借到了500股“联合太平洋”。
加上之前的300股,唐丰放空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保证金的极限。这时候,要是唐丰破产了,作为代理人的鲍尔也会连带着破产,甚至还会被吊销经纪人执照。
鲍尔被巨额佣金引诱,一时头脑发热。等他将股票借回来,才发现了自己的处境。
这时,他是真的害怕了。之后的一整天里,他一刻没有停过,不断在房间里踱着步,像神经质一般地反复看着报价纸条。
“你说要跌,可怎么还不跌啊?”每隔几分钟,他就向唐丰问道。
而唐丰,则始终悠哉游哉地坐在鲍尔客厅的沙发上。
“给它点时间。”这是他固定不变的回答。
鲍尔完全搞不懂这个华人少年的神经是用什么做成的。他怎么能够那么平静?他难道不知道,这个时候“联合太平洋”只要往上蹿3、4个美元,他那点保证金就会耗尽,然后他们就会强制出局吗?
这一天里,鲍尔就在这样强烈的不安与紧张中度过。总算,“联合太平洋”的股价始终在微幅震荡,到休市时,甚至下跌了3美元。当下午4点的钟声敲响时,鲍尔一下瘫软在了椅子上,好像整个人的力气被抽光了一样。
这真是他生命中最长、最难熬的一天。然而,当内心的恐惧因为股票休市暂时消减,鲍尔却发现,自己的心中始终有一丝隐隐约约的兴奋。
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啊,就好像是他那农庄里乏味童年的反面。在这里,成或败、生或死、天堂或地狱,都仅仅在几小时之间,在数字的几下跳动里。鲍尔觉得,自己的生命从没有像此刻那么浓烈过。
第二天开盘,由于更多的、关于地震的讯息传到了华尔街,市场终于有了明显的跌势,但也不剧烈,到这天休市时,“联合太平洋”又跌了6美元。
这倒是让鲍尔越发相信唐丰的判断,在天价佣金的撺掇下,他又从市场上借来500股“联合太平洋”。而后果就是,当唐丰第三天看到鲍尔,他的两眼满是血丝,带着厚厚的黑眼圈。
幸好,在这天早上,他们终于亲眼目睹了一场大雪崩。
这天,关于地震损失的具体金额终于出现在了纽约的报纸上,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足以让大多数人认清形势。市场中的多头终于撑不住颓势,股价开始飞速下跌。然后,恐慌便来了。
仅仅在开市后的两小时,“联合太平洋”便跌去了10美元。这个年代的股市可没什么跌停板,只有一种简单的、短暂停牌的机制。唐丰不断看到,“联合太平洋”因为跌势太猛,被停牌,然后复牌,又接着猛跌,循环往复。到这一天休市时,这支股票整整跌去了20个点。
之后的三天,对于“联合太平洋”的投资者而言,是噩梦一样的经历。这支股票的股价从103美元如过山车般,一路直坠到46美元,超过半数市值化为乌有。这时,唐丰选择了平仓。
算下来,这笔交易中他的收益超过了六万美元,相当于后世的一百五十万美元,也相当于此时清朝的七万五千两关平银。若是换算成实际流通中的行化银,应该还会多上一到两成。
而鲍尔,则在这笔交易中拿到了约12000美元的佣金。这笔钱,超过他父亲农场十年的收益。
最后分账的那天,鲍尔特意买来一瓶香槟酒。两个刚刚发了财的年轻人,在这间墙壁斑驳的陋室中碰了一杯。
放下杯子,鲍尔忍不住问道:“唐先生,你可以考虑一下在我这开户吗?”
这个年代的“开户”跟后世相近,就是在证券经纪人那里放一笔钱。经纪人会根据指令对这笔钱进行操作。这也就意味着长期合作了。
说起来,凭唐丰现在的资产,随便找一家大型证券公司,都可以得到不错的待遇。他没有理由继续找鲍尔这间,称为“寒酸”都太客气了的皮包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