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姐妹(1/2)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的前首都,也是哈萨克最繁华的地区。作为前中国的领地,这里的中国人还是不少的,甚至有陕西村这样的聚居地存在。阿拉木图还有一条以冼星海命名的大街,纪念这位生命最后的几年在这里渡过的音乐家。这里是未来几天旅途中的唯一大城市,张恪等人在这里补充了一些食品,调料之类的补给,这才继续出发。
从阿拉木图离开,地势就逐渐平坦了起来。七月正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一望无垠的草原犹如绿色的大海,缓缓的起伏着就像海上的波浪,头上的天空变得很高,连白云都没有,只有着最干净,最简单的蓝,偶尔可以看见一队的牧民,骑着马赶着牛羊,在暖洋洋的阳光下慢慢地流动着。
张恪来了兴致,请翻译帮着借了几匹马,叫上陈宁一起去骑马。与旅游区的马不同,牧民的马要高大的多,看起来也没有那么温顺。张恪有些担心陈宁害怕,陈宁倒是很兴奋地借着板凳翻身就上了一匹最漂亮的红马。把陈宁的左手边让给了傅俊,张恪骑着自己的马走在了陈宁右边。
随着渐渐地熟悉了控马的要领,速度也快了起来,感受着身下的马奔驰时肌肉的起伏,配合着骑手腿上的力量加速,减速,转弯,慢慢的也有了人马合一的感觉。紧张一点点褪去,心头变得轻松,不用再只盯着马头前面的路,抬起脸,感受着干爽的风吹在脸上,也将纯净吹进了心里。陈宁侧头看着张恪,微笑着说:“谢谢你。”
一路上最大的烦恼是没有中餐可以吃,好在车上有厨房,大家可以自己动手,不过做饭最好吃的居然是张恪这个谁也想不到的人。张恪只好勉为其难的客串了几天火头军,车子空间太小,做完饭一车都是油烟,王琴和陈宁的车子就变成了食堂。身在异乡,大家一起做饭吃饭大概是最能拉近距离的活动,渐渐地王琴也不再对张恪总是客气的保持距离,旅途无聊的时候,也会约张恪和魏冠华到她们的车里大家一起打牌消遣。
到了俄罗斯,在莫斯科玩了两天,一行人接着就去了华沙。张恪找了与波兰高压研究所合作进行紫色激光研究的泰忒的研究员慰问了一下,也没有多呆,就直奔慕尼黑。
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成像设备制造商,张恪听说他们完成了一台心脏核磁共振的试验机,就带着陈宁过来试一下。陈静也赶了过来,想和张恪在会议前沟通一下马可尼的情况。锦湖商事的欧洲总部设在了荷兰,一是借飞利浦开发了它的研发中心的东风,二也是荷兰的位置在英,法,德这三个欧洲最大的国家中间,比较方便到处跑。
看到陈宁,陈静笑着打了个招呼:“你就是陈宁吧,我是陈静,听我们的名字别人肯定以为我们是姐妹呢。”
陈宁也微笑着说:“我可是一直希望有个姐姐,能认识你真的很高兴。”说着还趁陈静看不见,向张恪伸出了四个手指头。张恪轻轻地点了点头。
因为去的是实验室,张恪和陈静也没法跟过去。好在德语很多词汇与英语想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多半能说些英语,和陈宁的沟通还算流畅。看着陈宁走了,陈静玩味地看着张恪说:“不长时间就又给我添了个姐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