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锦湖帝国 > 17 北京

17 北京(1/2)

目录
好书推荐: 命运突破 强者为神 逆天战神 云海天书 财阀 那一年他重生在古代 新三少爷的剑 秦时明月之阴阳劫 残阳蚀月 修武之路

说着话就到了晚饭时间,徐学平打电话过来说有国-务-院研究室的人想见见张恪,叶建斌也没有插一脚的兴趣,一个人先行离开。张恪想了一下,还是打了个电话。不大一会儿,许思就到了。自从95年开始,每年张恪的公历生日,两人总是会设法一起渡过,今年也不例外。虽然和计划的不同,许思还是赶到了北京和张恪相会。

徐学平不喜欢太过豪华的场所,所以饭局约在了王府饭店旁边的北京老字号馄饨侯。距离不过二,三百米,两个人也不开车,就象一对普通的情侣一样依偎着走过去。2001年北京的空气比后来几年要好的多,只是冷得连空气都好像冻住了一样。两人开始还觉得嘴里呼出的浓厚白气很好玩,笑嘻嘻地互相往脸上哈气,很快的就只觉得浑身的热量都要从嘴里跑掉了。

“这样不行,我们还是节省点热量吧。”张恪横过身子,吻在许思的嘴上,然后开始抱着许思倒着前行。两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许思推开他:“干什么啊,这么大个人还和小孩子一样。”

“你永远是我的许思姐啊,我在你面前也不用装什么大人。”张恪说到:“这一次还要许思姐帮帮我。”

许思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恪也没有提什么新丰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徐学平认为锦湖早期的资金来源还是和中央澄清了好。许思是经手人,所以张恪希望由她来说明。虽然有少许迷惑和不情愿,不过许思已经习惯了张恪为她做主,也没有多问,只是有点紧张地开始回忆当时的情况。

两人在饭店门口等了一会儿,就见到徐学平带着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中年人叫刘伟,这个名字很普通,样子也普通,带着眼镜,倒是有几分学者模样。徐学平介绍刘伟是研究室的副主任同时兼任总理-办公室的主任。张恪知道这就是赵济东身边的人了,但是他也想不起来这个人后来的发展如何。

刘伟也在打量着面前的一对璧人。张恪穿着皮夹克,牛仔裤,登山靴,除了眼神中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沉稳,看起来还不如部委里的年轻人老成。实在是让人想不到这就是中国最大民营财团的掌舵人。看到许思的名片,刘伟立刻明白这位就是这次事件的核心人物了。张恪就这样把许思带到了眼前,让刘伟心里不由得感叹一声果然是年轻气盛啊。

四个人找了个小包间,点了招牌的馄饨和几道老北京的招牌菜,就开始聊了起来。刘伟特意地介绍了馄饨侯的历史,又恭维了一番爱达以今年以超过500亿的销售额夺得电子百强榜榜首,这才开始说正事。

出乎许思意料的是刘伟没有多问锦湖的资金问题,问了几句细节问题就撇在一边,倒是对锦湖商事在钢铁行业的投资很感兴趣。除此之外就是好奇锦湖如此坚定的在研发上投入的信心从何而来。

张恪也没有藏私,先是很细心地描绘了一番他对未来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结构的预测,才开始解释他对未来钢铁产业和通信产业走势的分析。

具体到锦湖的经营,张恪以OPEC对石油的垄断来比较了一下四大矿业公司对高品质铁矿的垄断,解释了自己不惜每年上亿美金的亏损也要进入铁矿业的缘由。也捎带着挑明了三井财团不断向中国转移技术和生产能力的背后是通过控制上游和下游相关企业来控制中国这些企业的野心。接着才解释了锦湖一心要拜托这种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状态的必要和决心。最后阐明了锦湖以快速增长的消费电子市场为契机,在新兴产业上实现技术赶超的策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