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往事(1/2)
段北平道:“这位道爷跟别人不一样,他吃不了的,全部倒在一个黑盒子里面,也不知道里面装了多少,上好的高粱酒和汾酒,他喝了两瓶!最后吃的差不多了,很多庄里人来的你母亲跟前夸你长的好看。”
马翠花仿佛也陷入了回忆,脸上洋溢着做母亲的幸福道:“咱们庄里的规矩,谁家有了娃都得给人家送福,鸿啊,娘说句不好听的,其实你小时候长的黑黑瘦瘦的,不是很好看。”
段鸿憨厚的笑了笑,拉着马翠花的手道:“好看不好看都是爹娘给的,无所谓,有出息就行。”
段北平道:“是这么个理,别人都说好话,就这位道爷稀罕,他醉醺醺的挤开众人,来的你母亲身边,看着你说:‘这个娃会死!’当时我就气坏了,大喜的日子说什么死不死的,多忌讳啊!你奶奶一听差点没晕过去。”
听到这里,段鸿想起病故的奶奶,有些伤感,小的时候总喜欢跟奶奶睡,就为了多听她讲的鬼故事,什么乱葬岗、法海收白蛇、孙悟空等等。
而今再也听不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段北平见段鸿有些难过安慰道:“人固有一死,谁也摆脱不了,道爷说的对,只是场景不合适,咱们庄的村长和联防队长就是段屠户,将道爷赶了出去。你奶奶心里总觉得有什么搁不下的,精神恍惚。”
马翠花摸着段鸿的脸道:“大哥说的是,但我何尝不是这样呢,这可是我的娃,别人说他死,我比任何人都难受,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鸿也健健康康的。”
“后来呢?”段苑像听故事一样,很感兴趣。
段北平道:“后来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才算忙完,一家人都不说话,闷沉沉的,你奶奶更是连饭都吃不下去。就在我准备劝你奶奶吃饭时,外面咱家的栅栏门有动静了,你爷爷出去开门,见是那位道爷!他竟然去而复返,连忙将他迎进屋里。
你奶奶看见道爷很是激动拉着他手就问:‘道爷你说说我们家孙子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征兆啊?’她上了年纪,很偏信这个。我就不同了,部队出身,对这种半道门很是不屑。若不是你爷爷拦着,我挥拳就将他打出去。”
这句话段鸿相信,段北平年轻时,身体棒的很,自己小时候打好的功夫底子,全是段北平的功劳。
段北平接着道:“这位道爷进屋也没回答你你奶奶的话,坐下便吃,中午留下的红烧肉给他吃去了大半,吃完从破兜子里面拿出一本书,就是鸿你手里的这本。”
段鸿再次将目光缩回太极真经上,这到底是本什么书呢?太极拳?应该不是,太极现在已经很普遍了,难道是一本经书?
这时段北平声音响起。
“当时家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就是我了,接过书一看,是什么太极真经,下面缀着什么颠散道人绝尘。”
段鸿看着封面却是有颠散道人绝尘著几个字。
“翻开一看,里面画的连七八糟的,还有几幅插图,一看就是盗版,可能盗的不是一次,我差点没给撕掉。”段北平说着,两只手比划着,继续道:“那道爷只说了一句话:‘这本书,等娃娃十岁了交给他,你们得让他上学。’他说完就走了,这件事很蹊跷,不然我也不会记得这么清楚,你爷爷将他送走,回来时,见那位道爷坐着吃饭的马扎下面有个亮晃晃的东西,我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个金元宝!”
段北平夸张的瞪大双眼看着桌上黯淡无光的金子,随着时间的沉淀,在宝贵的东西也会渐渐失去光辉。
段鸿能够想象,在他这个不富裕的家庭,一枚重量颇丰的黄金意味着什么?
段北平道:“你爷爷有的时候也很迂腐,捡起来非说是人家道爷不小心丢的,还给人送去?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人,我拿来一看用牙咬了一口,就是这排牙印。”
段鸿看着金子上的牙印暗笑,原来如此。
段北平道:“没想到竟然是纯金,上面的几个手印就不是我留下的了,恐怕是哪位道爷留下的,可能是给我的下马威,让我知道他有能耐,不能撕书,我本想着将这东西变卖成钱补贴家用,你奶奶说什么都不肯,用红布和书包了起来,这一放就是十六七年啊!”
段鸿忽然觉得手里这份东西十分沉重,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而是一份承诺,家里那么穷完全可以将金子卖掉,尤其是大伯在医院时,母亲宁愿去拣破烂也不卖它,绝对不是她忘了,而是她不肯,这是留给他儿子的。
段鸿感激的看着马翠花和段北平,差点没哭出来。
段北平道:“后来我就寻思,这道爷手力那么厉害,为人又不拘束世俗,没准真是位高人,可是在后来就没见过他了,对了,鸿刚才你怎么知道道爷的形象?”
段鸿看着马翠花笑道:“这位道爷很是搞笑,说是我‘姥爷’。”
马翠花一愣,道:“我记得你问过我这个问题,只是你姥爷早在你出生前就去世了,不可能死而复生,而且那道爷跟你姥爷一点都不像,像当年你姥爷可是解放军战士,退伍前是个连长,不可能出家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