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美国五角大楼UFO部的负责人(1/2)
二战期间,为了夺回欧洲制空权,希特勒建立了一个秘密的研究机构,专门研制可以帮他赢得二战胜利的梦幻武器,德国高级科学家纷纷向德**方递交自己最先进的武器研究计划,而最好的主意将在布拉格的斯科达工厂内得到研究和实验。
在这些德国科学家中,有一个名叫安得里斯.埃普的年轻工程师,他设计了一种碟状的飞行器模型,并将设计图递交给了纳粹空军最高司令部,埃普指出这个碟状飞行器可以发展成一个有人驾驶设备。
纳粹高官对埃普的设计大感兴趣,埃普几年前去世,他在生前回忆道:“可是,德军高官当时并没有让我参与研究计划,后来我就听到布拉格有人正在研制这些飞碟设备的报告,我非常愤怒自己的设计被人‘偷窃’了,于是我驱车前往布拉格。当时我带了一架照相机,来到斯科达工厂外,突然我看到天空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物体,它没有机翼或翅膀,我拍了一张照片,但它迅速消失在视野里———它是一只飞碟。”
据西方航空历史学家亨利.史蒂文斯接受采访称,毫无疑问,纳粹科学家的技术已经到了成功制造飞碟的边缘。史蒂文斯道:“他们制造了至少15架飞碟模型,它们一个个被测试、被抛弃、下一个更先进的模型又被发明出来。纳粹党卫军用斯科达工厂做基地,发明制造各种类型的飞行机器。这些飞碟事实上飞得非常好,有时就像一架直升机,在它们的底部有旋转叶片和喷气引擎,这些引擎同时也能推动它往前飞行。”
希特勒战败后,纳粹科学家火烧飞碟基地。事实上,飞碟的飞行法则从二战前就被人提起了,早在1932年,一名叫做亨利.科安达的飞行工程师发现,如果科学家能将空气穿过一个圆形设备从上面吸到下面,那么将有效降低该圆形设备上面的气压,同时增加它底部的气压,这时它就能悬浮起来。这是一个至今仍被采用的飞行法则,它被称做“科安达效应”。
飞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垂直升降将意味着飞行器不需要长长的跑道;圆形的飞行动力学设计和喷气引擎将意味着它可以比常规飞机更快和更灵活;最让人心动的是,由于它没有直角,这将可以使它在最先进的雷达面前达到“隐形”的目的。
然而,直到布拉格斯科达工厂被焚毁两年之后,飞碟才真正成为科学界和美**方圈子外众所熟知的词汇。美国境内第一份有关飞碟的报告是在1947年6月24日,当时一名叫做肯尼斯.阿诺德的私人飞行员和著名商人,在华盛顿州雷尼尔山附近目击了9个碟形飞行物以时速超过1000英里的速度飞过天空。同时,美国境内又有多人报告自己也发现了碟状不明飞行物。美国航空历史学家乔尔.卡潘特道:“阿诺德认为那些飞碟在以不可能的速度在飞行。”
几周后,美国就发生了最著名的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飞碟坠毁”事件,谣言立刻传遍美国,称大眼睛的外星生物已驾驶超音速太空船飞临地球,人类可能遭到即将来临的外星人入侵。航空历史学家乔尔.卡潘特道:“当时正是冷战初期,美国空军情报机构担心这些频频出现的飞碟可能是苏联人的侦察工具。他们相信苏联人俘虏了几个制造这种秘密武器的纳粹专家,因此在飞碟科技上领先于他们。”
为了平息美国公众的担忧,美国空军公开声明所有有关飞碟的目击报告都是一些癔病妄想症或幻觉产物,美国公众不应该担心什么苏联人入侵。然而同时,美国情报机构却忧心如焚,因为大多数飞碟目击事件都发生在美国西北地区的州,那些都是离苏联最近的州,难道是苏联人造出了希特勒的飞碟?
航空历史学家亨利.史蒂文斯道:“二战结束后,纳粹科学家安得里斯.埃普立即决定为苏联人工作,他搬到东德境内的罗斯托克,一些苏联特工与他取得了联系,他们显然知道他是谁。他立即投入了为苏联人研制飞碟的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