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出府(1/2)
松江的清晨,雾气稍浓,不适于锻炼,但若是修行,却是极好。
苏晋现在就正端坐在一方石凳上,左手拿着《破迷正道歌》,右手握着毛笔,闭上眼,感受着天地间的灵气,就在刚才他已经调动了一丝灵气入体,虽然很微弱,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灵气,他用那一丝灵气汇聚于笔端,在宣纸上写下了“道”这样一个字,与平常不同,在他收笔之后,他就感到这宣纸上的字仿佛有了生命力一般,充斥了一股活力。
他取来了一碗清水,缓缓倒在了宣纸上,本该被浸透的宣纸,好像抹了油一般,那水流竟然从宣纸表面直接流了下去,宣纸上未沾湿一角。
苏晋点了点,这种变化和他预想的一样,以灵气灌入不同的物品,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用灵气写这样一个“道”字,可以用来镇邪气,普通人观看一会,会觉得心神安稳,也能戒除心浮气躁。
“晋哥儿,早点已经准备好了。”苏晋身后,刚过来的小明子一脸微笑的说道。
有的时候,没有外人,小明子喜欢叫苏晋做晋哥儿,显得很亲切。
苏晋放下毛笔,将《破迷正道歌》收入怀中,跟着小明子一路到了正厅,父母和姐姐已经在等他了,苏晋道了声早安,一家人便开始吃早点。
银耳粥,配上一些小菜,倒也可口。随意的闲聊间,家人都没有询问自己京城会试的情况,其实在晚明的这个时期,消息的流通是很快的,而且社会也没有明朝早期的那么多约束,谈论比较自由,苏晋料想他们一定早知晓了自己落榜的消息了,之所以不说,也是为了照顾自己的情绪。
苏晋又感到心中一股暖意,但是,他还是决定要说出来。
“父亲,母亲,孩儿这次不争气,没有取得进士之名,让你们失望了。”苏晋放下筷子,叹气说道。
苏启明听到,也放下了碗,劝解道:“晋儿,你是什么样的心性,我们都知道,虽然不晓得你在京城遭遇了什么样的变故,但是我们相信你之所以会交白卷,一定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如果有什么事情,你一定要说出来,家里所有人都会支持你的。”
苏晋点了点头,随后笑道:“父亲放心,下次京城会试,我必定会拔得头筹,断不会再丢了脸面。”
苏启明笑道:“为父当然相信你。”
母亲秋兰没什么文化,插不上什么嘴,此时只是不断的往苏晋碗里夹菜,关切之情胜于言表。
苏娥拿起筷子敲了苏晋的头一下,凶巴巴的说道:“锦儿,下一次你要是再考不中,我就每天去烦你,烦到你考中为止!”
苏晋摸了摸头,笑着说道:“难道你连我上茅房也要烦吗?”
“好啊,你长大了,会顶嘴了嘛!”苏娥拿着筷子又敲了苏晋的头一下,傲气的说了一句。
这个暴力型的姐姐还真令苏晋头疼啊!
吃过早点之后,苏晋和家人说了自己想要搬出去住的想法,说是为了更好的读书。
其实真正的原因一是为了找一个灵气充裕的地方,便于修炼,二是为了暂时避开家人,他还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修炼道法的事情,为了怕他们误会自己走上歧途,耽误了读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