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苏晋(2/2)
徐阶本人十分欣赏苏晋的文采,与苏晋的私交也十分深厚,现在听到苏晋交白卷的消息,只怕已经痛心疾首了。
想起徐尚书,苏晋觉得离京前还是去拜访一下比较好,虽然给座师丢了脸面,但是礼数上却是不能少,他也想快点融入这个世界。
苏晋拿定主意,放下茶杯,付了银两,起身下了楼,走到大堂,却听到门口突然传来了喝斥声,探头观望,只见一拄拐老乞正在被小二驱赶。
小二捂着鼻子,怒视着老乞丐,挥着手不停的吼着:“滚蛋,臭乞丐,这种高雅的地方,你哪有资格进来!快点滚,否则休怪小爷心狠!”
老乞丐虽然头发花白,眼神却很好,这小二胡乱挥手,竟然没有沾到他的衣袖,老乞丐笑呵呵的说道:“脚下沾红尘,处处皆有路,同是世俗人,何分贫与富。为何我就进不得?”
小二被他问得一愣,他自己没读过几年书,也听不明白,觉得这乞丐有些不好对付,马上喊道:“看你样子,身无分文,进去了又能怎样,京古茶楼从不接待闲人。”
老乞丐默不作声,不急不缓的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手掌大小,颜色青灰,说道:“此葫芦乃天下至宝,我交于你,顶几两茶钱,他日我再来赎,可好?”
小二搭下眼瞅了瞅,一个脏兮兮的破葫芦,也不知道什么年月的了,表面还有不少污垢。
小二咧嘴笑道:“你这老乞真瞎了眼了,敢拿这种破烂东西糊弄你家小爷,快点滚,否则小爷要动手了!”
四周人大都是以看好戏的态度在围观,但是这老者在苏晋眼里,却不一样,他虽然衣衫褴褛,浑身酸臭,但是说话间眼神明亮,语气
不卑不亢,前面一番说道还颇有寓意,这老人应该来历不凡,只是不知为何化成了乞丐。
老乞丐收回葫芦,摇了摇头,刚想走,苏晋立马喊道:“且慢,这位老人家的茶钱我替他付了!”
苏晋走过来,拉住小二的手,拍下了几锭银钱,随后笑着对老乞丐说道:“老人家,你却在这里喝茶便是,不必担心茶钱。”
老乞丐看了看苏晋,又偏过头,连感谢之类的话也没有说,自顾自的走进了茶楼,在旁人看来这简直倨傲至极。
“这老乞丐!好心人可怜他,帮他付茶钱,他竟然是这种态度!”
“是啊,这种人活该行乞!”
看好戏的众人突然又纷纷谴责起来。
苏晋看了老乞丐的态度,也有些惊讶,觉得可能是自己看错了人,轻轻的摇了摇头离开了,只当是做了回好人。
他刚刚离去,坐在京古茶楼内的老乞丐,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金光,随后又消失不见……
苏晋离开了茶楼,走了几条小巷口,等到了徐府,本想去拜访一下徐尚书,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仆役也没有任何话转交给他。
看来徐尚书对自己还真是失望啊,连见都不想见了。
苏晋无奈之下回到了客栈,打点好了包袱行李,也没有再做留恋,直接就出了京师,打道返回松江。
“大明科举制,以读书人为上,其他各行各业,皆为下等,入仕为官才是正途,不过,我虽然承载了全部的记忆,这八股试题……”
苏晋出了正阳门,虽然打算好了下次会试再来,但是一想到那些酸腐之极的八股试题,心中着实没底。
因为手头还算富足,苏晋便租了一辆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向南京方向驶去。
沿途风景甚美,青山绿水环绕林间,随处可见许多庄家田地,那一档档的小麦绿油油的,生长旺盛,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这大自然似乎透着一股灵气儿劲。
“果然,没有污染的古代,什么都是清新的。”望了望湛蓝的天空苏晋不禁低声道。
马车一路南行,直走到一座小镇,此时黄昏傍晚,天色已经昏暗,马匹困顿。苏晋便找了一间客栈歇脚,打算明日再走。
客栈不大,名为柳元斋,有些俗气,掌柜和伙计兼职一人,是个独眼的驼背老人,长相虽丑,手艺却不错,收拾了一桌菜,色香味俱全,苏晋一时兴起,要了一壶清酒,喝了几杯,此时老板正好在煮一锅小米,滚滚香味扑鼻,苏晋闻见,不禁要了一碗。
也许是行车劳顿的缘故,小米尚未煮好,趴在木桌上,苏晋却已不知不觉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