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惊天巨变(1/2)
云霄山,山势险峻,林木葱郁。在那峰岭之上有几间石屋,房前有一棵参天古树,树粗十围,枝展五丈。枝桠上筑满了鸟巢。每到倦鸟归林之时,吱吱喳喳,煞是热闹。
树下绿草茵茵,方围十丈的草坪上置有石桌石凳。此刻,石凳上正坐着个矮身道长。他不是别人,正是云鹤仙客宋献策,浑名地丁娃,河南归德府人氏。自幼得异人传授天文地理,相法兵机,回春妙术,无不精通。凭借一身技能,云游四方,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惩治贪官污吏地痞恶霸,做了许多侠义之事,在江湖上有个响当当的名号——“铁指神算”。
就在其不远处的断崖旁,盘趺坐着一个黄衫青年。
只见他闭目静气,敛神守丹,血走前而气走后,推血过宫,打通全身奇经八脉,渐渐地头上白烟缭绕,身子开始冉冉上升,并慢慢旋转。起初还能分辨人影,接着连人影也看不清了。有如陀螺一样旋转得令人眼花缭乱,四周罡风旋涌,尘土飞扬。
大约过了一会,直升旋转中的人影才缓缓降落于地上,紧接着,他纵身一跃,立于坪地中央,马步一扎,双掌错出,使了一套刚劲威猛的玄瑛神掌。这套玄瑛神掌共八招六十四式,刚柔兼备,变化无穷,莫测高深。系云鹤仙客宋献策所创。
宋献策观其刚可开碑裂石,柔则掌风所至树枝不惊而栖鸟亡,已知他把这套掌法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不住的颔首。
黄衫青年一套掌法之后,来到宋献策身前,叫了一声“师父!”
这黄衫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失踪多年生死未卜的何异儿。
他那日在山里上吊,不期遇着宋献策,被宋献策相救并带来了这里。宋献策原本就是神医,用千年参娃配天山雪莲医好了何异儿的绝症。自此何异儿就跟着宋献策,白天练功,晚上钻究医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刻苦磨砺,现在已完完全全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精通医学的全才之士。
宋献策对他微笑着道:“你到这里有几年了?”
何异儿答道:“已三年了。”
宋献策喟然道:“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就已三年了。”
何异儿斟上一杯茶,在旁边坐下。
宋献策一边饮茶,一边说道:"夜观星象,天下不久大乱,当朝气数已尽,为师要下山一趟。”
何异儿“嗯”了一声。
宋献策道:“这次出去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回来了。”
何异儿道:“为什么?师父!”
宋献策道:“云游四海寻找真命天子救黎民于水火,你我师徒一场,也是有缘。你禀性聪慧,悟性极高,三年来已全得为师精髓。师父现在也很放心了。”
何异儿惊惊的道:“师父……”
宋献策慨然道:“缘聚缘散,皆有定数。徒儿,如若缘未尽,你我师徒自会有再见之日的。”说着,从身上取下一个玉葫芦和一支金箫,递给何异儿,道:“这二件东西你带在身边,悬葫济世,勿求功名,切记,切记。”
何异儿惊惊愕愕的,突然跪下道:“师父,徒儿有什么做得不对让你生气,就只管打徒儿,骂徒儿,为何要赶徒儿下山啊!”
宋献策道:“不是为师赶你下山,而是人生聚会皆有缘分,不用伤感,去收拾东西下山去吧。”
何异儿双手接过金箫和玉葫芦,流泪道:“师父……”
宋献策摆摆手,示意不用再言,转身朝石屋行去.
何异儿望着他的背影拜了三拜,弹去泪水,起身向山下走去何异儿依依不舍地离开云霄山,一路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不几日回到了久别的云溪镇。想到就要与爹娘和兰花相见,连日来的阴霾随着家乡的临近而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喜悦和激动。
一路行来,快步如飞,经过岳王庙,何异儿忽然缓下了脚步。想当年自己不辞而别,三年来杳无音信,父母一定望眼欲穿,肝肠寸断了。这些年来他们是否安康?母亲盼儿是否双眼哭瞎,老父望儿是否精神崩溃行将就木?兰花呢?兰花是否已早为人妻?……
何异儿突然想到这些,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他难过极了。
他很担心,很害怕景物依旧,亲人早已面目全非的现实。但是他又期盼一切还是和三年前一样。三年时间很短,不会变化那么大那么快的。他暗暗告诉自己。
何异儿又喜又悲走近家门,映入眼帘的景象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泼下。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的茅屋篱园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断墙残壁,杂草丛生,一片凄凉之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