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成名要趁早(2/2)
“我给你说,你的毛病多着呢,简直馨竹难书。”谢紫珊见自己怎么挑衅,王嘉纬总是嘻嘻哈哈地,接着道,“你所谓的雅好,将来必然成为别人攻讦的弱点,所以我告诉你,你丫的要想将来不被人攻击,就要记住一句话,成名要趁早,当你无权无势的时候,已经在你的兴趣爱好方面取得名声,别人要想攻击,也得掂量掂量,否则的话,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没人救得了你。”
王嘉纬听到谢紫珊的话后,也不由霍然一惊,自己要想在政界有所发展,必然会越走越高,如果年轻的时候不抓住机会成名,将来为高权重的时候,必然会有人以此攻讦,而且可以让很多不知情的同僚和屁民信以为真,毕竟很多人缺少理性公正的判断力,只会人云亦云。
“紫紫,有你在身边真是我的幸运。”王嘉纬终于一脸认真地说道,伸手就想将谢紫珊拥入怀中。
“王嘉纬,你少动歪心思,我告诉你,你还没有让老头满意呢。”谢紫珊见状一侧身便闪开了王嘉纬,笑嘻嘻地说道。
“放心吧,我要是在古代,怎么说也是一风流倜傥的佳公子,老爷子哪里会不满意。”王嘉纬又开始了吹水。
说完了正事儿,王嘉纬和谢紫珊的话题便是天南海北古往今来胡扯起来,聊到尽兴之时,王嘉纬甚至以谢紫珊为模特,画了一张仕女图。
跟谢紫珊长谈后的第二天一上班,安排好了接待龙俊杰的准备工作后,王嘉纬便开始认真地构思论文,的确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发表有质量的论文了,如果再不迎头赶上,恐怕都会被经济学界遗忘,虽然之前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但现在可是远离学术中心。
决定接受谢紫珊强调的成名要趁早的论调,王嘉纬自是一点没有怠慢,决定延续专业方向的研究,不过直到中午王嘉纬也只是涂鸦般地写写画画,一个字也没有动笔,一个数据也没有计算出来,分析模型更是无影踪——还在构思论文的框架呢。
中午正准备去大王中学跟谢紫珊一起吃饭的时候,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随手接起了电话,发现又是盛世昌打来的电话,“嘉纬先生,你周末有没有时间来鹏城?蔡胜达董事长将在周末的晚上举办一场慈善拍卖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王嘉纬闻言不禁暗道一声不凑巧,“盛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的走不开身。”王嘉纬倒是没有撒谎,的确是走不开身,管委会正在筹备挂牌仪式并与荣易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哪里又时间飞鹏城。
听说王嘉纬没有时间,盛世昌不由些遗憾,“嘉纬先生,听说你最近得了一幅米芾临摹王羲之的《初月帖》?据传蔡胜达喜欢米芾的作品,嘉纬先生愿不愿放手。”
王嘉纬向来是貔貅的性格,到手的东西基本就不会再流传出来,听到盛世昌的话,心中顿时郁闷不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招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不过听到米芾,王嘉纬心念不由一动——米芾为了能够低价买到王羲之的帖子,所以就临摹了王羲之真迹,以至于卖家错把临摹之作当真迹,最后只好将真迹低价卖给米芾;还有张大千先生初出道是,也以临摹八大的作品闻名,从而扬名画坛。
想到这些有趣儿的故事,王嘉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好啊,我安排人周末之前给你送过去。”
盛世昌闻言也愣住了,刚才只是随口问问,却没有想到王嘉纬竟然舍得放手,心中对王嘉纬不由更加佩服起来——为了公事,竟然愿意私人付出,不简单,“嘉纬先生客气了,正好万东周末要飞回来,就让他给带过来好了。”
王嘉纬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重新在做旧的古纸上临摹一幅《初月帖》,先引起蔡胜达的注意,见蔡胜达信以为真了,不由哈哈一笑道,“我临摹了一幅《初月帖》,如果蔡老板以为是真迹了,盛老板到时候就点出真相吧。”
原本王嘉纬一直希望保持低调,但明白了其中的利弊后,便也不再刻意低调,该出手时就出手,要是能够取得蔡胜达的认可,就算胜达集团10亿美元的项目没机会拿下,将来小点的配套项目也还大有机会。
答应了盛世昌后,王嘉纬也不耽搁,当天下午就临摹了一幅《初月帖》——单看书法的造诣,几乎是米芾的巅峰水准,而又保持了王羲之草书的特点,比米芾的原作更有表现力。
写好送到李德纲的店里装裱时,李德纲也是吃惊不已,这到底学了多少人的书法啊,“嘉纬先生,瞧你这笔力,估计要不了太久时间,书法界一定会有‘王草’或者‘安之体’问世了。”
成名要趁早,王嘉纬既然决定了要在年轻的时候就在感兴趣的领域扬名,自然不会一直是临摹——临摹的精髓永远是别人的,只有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才能真正地自成一家。
就在王嘉纬谋划着趁早扬名的时候,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预定授牌签约的时间。大清早,王嘉纬还在跑步的时候,便有记者堵住了王嘉纬,“王主任你好,我是关天电视台经济频道记者霍振武,今天大王新型工业园不仅要挂牌,还要和投资商签订投资金额高达6亿元的框架协议,请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