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出仕起点县丞(1/2)
午宴上。
武文冲高坐上位,王世道在侧,禹邵谦、禹母还有孀嫂宋婉婷陪席。
酒宴上武文冲不禁又谈起了河南天灾的事,今年年初开始,河南大旱,接连五个多月没下过一滴雨,水稻全都枯死在田地里,颗粒无收。
河南是大周唯一的藩王封地,当今圣上一直有撤藩之意,只是碍于武文冲祖上的赫赫功绩,迟迟找不到恰当的理由,这一次河南大灾,却给了他一个天大的理由。
大灾后必然大治,河南道急需要人才、资金、各种物质的资助,这便让密不透风的河南道开了一个大缺口,圣上大可拿此大做文章,揪出河南道诸多问题,找个合适的时机,收兵权,撤藩王。
武公子本身就是悲观之人,此刻说起河南灾情,还有自己未补的命运,愁容满布,连胃口都缺缺了。
禹邵谦二世为人,如何不知道历史的走向,过不了几年,圣上确实撤了他的藩。叫武文冲绝难想到的是,削藩之后,就是他的好友王世道出任道领,统治他的河南。
武文冲抖擞精神,道:“此来江南一则是为了筹粮,再则是要进策士院挑选几个出众的策生让他们出任河南地方官员?”
禹邵谦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河南大灾后大治,固然会很幸苦,但却给了他提前三年出仕的机会,这可是绝无仅有的良机啊。
宋婉婷一双美目也向他望来,经过昨日禹邵谦与父签字做实后,宋婉婷心底已把自己当做他的准妻子了,时时刻刻为他着想,禹邵谦的这翻反应自然逃不过她的眼睛,心中暗道:他想去河南当官吗?
武文冲问向禹邵谦:“邵谦,你可听说,你们策士院有哪些院生人品修为特别出众的?”
禹邵谦不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说实在话,他进去才不过两天,而后又因为征粮令的事,跑了回来,对策士院内的风云人物还不甚熟悉。他道:“学生不敢妄自评论,一切等武公子进入策士院挑选”。
武文冲见他如此谨慎非但没有怪他藏拙,反而还很欣赏,为官之道首要便是谨慎,任何事都不能急于做出表态,需要再三权衡利弊,禹邵谦‘天生’谨慎,这是一种难得的好品质。
像策士院的策生还都年轻,虽然个个天资超群,兼之策修,在个人能力上绝对没有问题,但在心性上难免还够成熟,按照大周的惯例,如果出仕,一般是从地方开始,大多任职地方官员的僚佐职位。若是三甲之才可能破格为县令,主政一方。
禹邵谦若然前去,以他状元的身份,加之本就对武文冲做出过贡献,县令之位可是逃不掉的,县令可是正七品的官职,能让他连升两个境界,跨进策修第三的‘神机境’。
再则,在河南出仕,就算河南王武文冲被撤藩,任道领的却是王世道,现在跟王世道有了挂名的师生之名,自己在他治下做事,还不扶摇直上!
禹邵谦越想越动心。
这时王世道插口道:“江南策生大多都是官宦之后,从小耳熏目染,对政事已有所了解,也正因为这样,性情有点高傲不群,难以教化,武公子可是要早做准备啊”。
江南的策生特别的傲,有些甚至傲到没边,占着家事,天不怕地不怕的,连上官的话都当身旁风,如何一来还如何展开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