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明代左轮手枪(1/2)
梦旭光本来以为既然叫箭,应该是和弓箭那样的,前边有箭头,后面有羽毛,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三侠五义》里边的南侠展昭用的袖箭打靶时候的射程是多远,梦旭光忘了,不过今天看来,这个东西很轻松地打了几十米远,把几个保镖的都打成重伤了。
这个东西的威力很大呀!
以这个射速来看,一齐上来几个人都能轻松击败。
梦旭光撩起自己的袖子,看来自己胳膊上绑的这个东西就是袖箭筒子了,这可得仔细研究,有了这样一个连发武器,有极大的用处。
梦旭光看到,这个东西直径约3.5厘米,长度是大约24厘米。
仔细摆弄才发现,筒内装有六个小管,每管可装一箭。
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梅花袖箭。
梦旭光看到,六个小管的末端就装在箭筒盖内,用螺旋固定在筒身上。
这个装置顶端有一个大的蝴蝶翅膀一样的东西,看来这就是发箭的扳机了。
梦旭光看了看,现在袖箭筒子里边还有一支箭,他把开口对准地板,轻轻一扳那个扳机,“砰”的一声,一支箭深深地射进了地板。
梦旭光没想到这个东西的穿透力这么大,微微吓了一跳。
他弯腰来拔这支箭,费了很大的劲才把箭拔起来。
难怪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就把两位高手打成重伤了。
那么,怎么上子弹呢?
梦旭光把箭拿过来,对照着枪口研究。
箭杆是竹子做的,长20多厘米,只有最细的筷子那么粗。
箭前面装着一个锐利的铁箭头,长约3厘米,呈梭子形。
把箭插进筒里,将弹簧极力压下,就把箭卡住了。
射击的时候,只要把外面的扳机拔开,箭筒里的弹簧就弹开,把箭推出去。
梅花袖箭一次装六箭,身边带两排备用的子弹袋,筒里边再装一排,一共有十八枝。
****
暗器在宋代发明最多,袖箭也是从宋代开始的。
宋真宗时,云阳白鹤馆中有一个号霞鹤的道士。
他年少时曾云游四海,踏遍名山大川,进四川时,他仰慕峨嵋七十二峰的胜景,流连不忍离去。
终于,他在琵琶峰找到了一间石屋,可以容纳五人。石屋是天然形成,人力不可能造就。
屋的后壁半开,有一束微光透露出来。
霞鹤怀疑这是修真者的洞府,想探究一下。
他从石缝中侧身进去,又见到一间石屋,比外面那间要小。
屋内有一张石床,床上有一册书。
道士知道那是奇书,就打开来读。
书名叫《机轮经》,是三国时诸葛亮所著,里面讲的都是些制造各种机关的方法。
霞鹤得到了这本书非常意外,他于是竭力发掘其间的奥秘,凡是一切制造木牛流马、火炮等的方法,他都无所不能。
只是他竭力保密,不肯轻易让外人知道。
等到他回了云阳,就试一试技艺,创制了袖箭,他当众试验时,大家都称怪异。
这种器械每箭都可射近百步,就是150米,且又便于携带,人们都争相求教。
霞鹤也认为这等小技无需保密,就绘图说明了制法,于是,世间就有了袖箭。
后来,他又为军队制造了飞天神雷,这是宋代战争的利器。
但是,他的书始终不肯给人看,致使剩下的技艺都失传了。
直到明代,有一个叫刘缨的人,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大江南北没有对手。
他从朋友处学到了使用袖箭,不高兴每筒只能发一箭,随装随发更是不便。
于是,刘缨费了一年多功夫才专心发明了双筒袖箭,可以并装两箭,先后发射。
自从发明双筒袖箭后,自然触类旁通,又增加成三筒,名叫三才袖箭。
四筒的叫四象袖箭,六筒的叫梅花袖箭,其余还有七筒、九筒的,叫做七星袖箭、九宫袖箭。
明朝以后,梅花袖箭成为在江湖上通行的武技。
****
可是,古代通讯不便,这时这种连发的武器还没有普及,一个三流的土匪刚刚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就敢藐视天下英雄了。
梦旭光觉得这个东西真是巧妙,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左轮手枪啊!
这个射程也跟手枪差不多了,要是装备这样一支部队,一个冲锋,几乎没有人能够挡住。
梦旭光把从伤员身上取下的袖箭安进去,又从身上的备用子弹袋里边取出几支箭,把剩下的枪管装满。
梦旭光顿时豪情万丈,好了,大明朝,看老子怎么颠覆历史吧!
这时,那个大夫已经完成了对几个人的抢救,这些人全都是全身是伤,能救人的只有他一个,可把他累得不轻。
梦旭光赶紧过去帮快要虚脱了的大夫擦了擦汗,然后问:“大夫,他们伤得……”
大夫嘟嘟囔囔说了一阵,梦旭光又有些傻眼。
一个伙计在旁边翻译说:“他说是他们伤得都不在特别要害的地方,距离心肝都差一点。
最大的伤在缺血上,要好好保养,现在伤者都虚得厉害,如果不好好调养,恐怕维持不了多久。”
梦旭光松了一口气,中医就在这一点上不如西医,中医不讲输血。
当然,输血这一治疗方法出现得实在太晚,这时的欧洲还在对受伤的人用烧开的油浇伤口呢!
这时的欧洲也进入了火器时代,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伤亡的士兵也越来越多。
但是欧洲的大夫只会对有病的人放血,把潜藏在人体内的恶魔赶走,对待这样的战场伤亡根本就没有办法。
欧洲的军医采用的办法是用斧子和锯锯掉伤员受伤的胳膊腿,用烧开的油浇伤口进行止血。
200年后的拿破仑的御医是军医里边的超级高手,一晚上能做300个这样的“手术”。
可是,没有麻醉剂,又增加了这样严重的烫伤,被“治疗”的伤员反而比没受到“治疗”的死得还多几倍。
梦旭光知道几个伤员除了身体虚弱没有其他的问题,放了心。
梦旭光先回到商人的伙计那边,小声问道:“咱们有多少钱?”
商人的伙计为难地说:“我们身上一个钱也没有啊!”
“人家给咱们看病,咱们也不能不给钱哪?”
商人的伙计小声地解释,那个商人对任何人都不相信,所有的钱全都在他自己身上带着。
在船上的时候,他忙着逃跑,让人家土匪看见了,结果一箭打中,掉进了水里,现在肯定死了几个来回了。
至于这些伙计,虽然是在大商人家里干活,比通常的农民要强得多。
可是,在这样的年月里,农民就是等着饿死,比农民强,也就是能吃饱饭,每个月有几个铜子儿的零花钱。
要说掏大笔的银子治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梦旭光回头看看,那个大夫还等在旁边,正在看着他们。
梦旭光叹了一口气,只好从裤子口袋里把从那个土匪那儿“捡”的银子掏出来。
那个大夫一看见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眼睛乐得眯成了一条缝。
梦旭光对他说:“大夫,你给看看需要多少钱,先把最好的药给抓着,救人第一。”
大夫连连点头,又说了一大段话,伙计又主动翻译说:“大夫说这些钱已经是绝对用不了了,可是要想以后把这几个人全都去了病根,这些钱还是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