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英杰同心创世纪(1/2)
方腊连忙摆摆手:“自今往后休提陛下之称,方某不配啊!自此次与君朝夕相处,方知天下之奥无其穷尽,方腊以往是夜郎自大,现在想想都幼稚了。此次幸得公明兄仗义相助,又点拨于我,待去得台湾,我便收了旗号,韬光养晦,若未窥明治国门径,必不敢再立门户。”
宋江对方腊说出这样的话来感到有些吃惊,忙劝慰道:“方兄本是雄材大略之人,只是往日身边少了些贤士相佐。他日赴了海外,也不必偃旗息鼓。这样一来不至于太堕了自家声威,二来也给大宋保留一些压力,好使朝廷不至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越国能在数年之内在江浙两省有了不晓得气候,自有些路数。切不可因在下的胡言乱语便妄自菲薄。”
方腊怀着感激的心情望着宋江:“公明兄与治国大计见地深刻,还望今后不吝赐教。要不然你我一起到台湾去,我可以马上将国君之位禅让给你,甘愿追随公明兄马后!”宋江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方兄欲置小可于不义否?”
方腊诚恳地再三恳求,宋江只好再吐露一些机密:“非是宋江窥觑方兄之尊位,宋江更有隐秘心事相告:自从得九天玄女娘娘提点初探天机之后,宋江便只将保国安民,开疆拓土作为平生之愿。眼下的第一步便是令境内环境好转一些,之所为攘外必先安内。这不单是请各地义军消停一些,也包括让朝廷上层转向励精图治。不妨告诉你,蔡京、高俅都是我们除去的。现在还有一些重臣也是我们扶持上台的。我们还谋划着让赵诘将帝位让与太子。这一切都是为让国内为荡涤外患先奠定必要的基础。”
他不理会方腊脸上异常惊讶的表情,只顾继续说下去:“待形势好转,我们就会策划北伐,将最令国人心忧的两大外患除去。所以这次我才力主与大越国尽量罢兵休战,免得伤及国之根本,才会抽调卢俊义、林冲等大将远征塞外,援助女真人反抗契丹的征讨。昨夜刚刚有消息传来,女真人在黄龙府大胜契丹皇帝亲统的七十万大军,并与北国十几个部族联结成了同盟,愿与大宋共灭辽国!”
方腊刚要闭上的嘴又吃惊的张得大大的。宋江接着说:“若是能事先这一步之后,我们就会致力于在国内推行新政。这不仅是指王临川的新法,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举措,包括与更遥远的外族交往通商,在国内促进更多的生产和贸易,将有利于增益物产的器具和技术推广到各地。通过培养有志于维新的人才来肃清吏治,把国家引入更好地发展轨道,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心泰体安,各得其所。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若在我有生之年能有小成便也心满意足了。关键是要有后人能将这种努力坚持下去。那样的话,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再也不用担心有外族敢小觑于我,这才是古贤所讲的天下大治!”
方腊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宋江的双眼,满怀激动地听他描述那令人神往的美景。待宋江的话讲完半天了,他才抑制住内心的兴奋,提出一个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你公明兄为何不取赵氏而代之,这样不是可以更好地事先你的宏伟目标吗?”
宋江平静地吐出两个字:“民心。我不会强求去主导这个计划,当然也不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矫情造作。只要是有利于这一大计的推行,无论是由谁来做皇帝,我都不会介意。如果谁阻挠了大计,我也会千方百计地将他除去。现在大宋已历八世,二百年来还是拥有民心的,所以目前我的任务就是辅佐皇帝,帮着他带着全**民来执行富国强民的计划。方兄去了台湾,也应倾力图治,若能取得民心,将来宋江自会转而辅佐方兄。即便一半会儿成不了大事,也可让宋江在旁观察新政施行中的利弊,好叫今后少走些弯路。这件事不知方兄是否肯应允?”方腊紧紧握着宋江的双手:“你我兄弟已是莫逆,但有驱使,万死不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