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刘备招诱(1/2)
山东十八路诸侯业已歃血为誓,力扶汉室,共推袁绍为盟主,领袖山东各路军马。
袁绍遂请孙坚为先锋,袁术为粮官,率各路诸侯逼近虎牢关。
赵云亦在这十八路诸侯之中,甚不受众人待见,唯有曹操尚能留有颜面,温言悦色,并无不妥。
赵云眼见诸侯态度,心下冷笑。他来入盟之时,国仕便已交待,言明山东联军各路诸侯皆心怀鬼胎,他们此来讨伐董卓,不过为虚名尔。诸侯之中,唯袁氏一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亦深孚众望,可为盟主,奈何此人志大才疏,寡犹不决,势必使联军裹足而不敢前行,子龙可敷衍了事,为我军赚足名声便可,莫要轻易出头,损兵折将。若曹操为盟主,讨伐董卓可大有希望,须并力相助。
现下袁绍既为盟主,其色厉内荏,枉惹天下英雄窃笑不已,此种人何能与主公相比。赵云暗道,心下已有了计较。
赵云偷眼观察各路联军之兵力,发觉孙坚、袁绍、曹操、公孙瓒四路最强,其余各路不足道也。
这四路兵马除袁绍外,均在冀州交过手,孙坚父子之勇,公孙瓒之怯,曹操之狡均让国仕诸人击叹不已,现又会面,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曹操还好说,孙坚与公孙瓒见到自己的旗号时均面色大变,脸色铁青,当真有趣的很。赵云不禁轻笑一下。
赵云策马向曹操营地行去,何仪、何曼紧随身后,正自想事,忽闻道旁一人高声呼道:来人莫非子龙乎?
赵云寻声望去,却见三人正自曹操营地出来,当先一人双耳垂望,手臂极长,长相极为淳厚。身后两个长身大汉,按剑叉腰,左边一位长冉过腹,面红如枣,眉似卧蚕,右边一位豹眼燕颔,短须如戟。
赵云拱手道:正是!敢问将军高姓?
那人喜道:果然是子龙!某乃中山靖王之后,涿郡刘备是也。这是我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关羽、张飞冷然一礼,更不说话。
赵云笑道: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不知叫云何事?
刘备笑道:我兄弟三人极是仰慕子龙本事,今日一见,果然英雄了得,何不请子龙且移尊步,把酒言欢?
赵云自投国仕,亦曾听过国仕极是夸赞刘关张三人武艺,就连国仕武艺如此高强之人,亦险些命丧关羽的偃月刀下,更何况国仕事先吩咐过赵云,入盟之后多结交豪杰,消除诸侯对国仕的敌意,现下见刘备邀请,便将探望曹操之事先放一边,欣然赴刘备之约。
刘备见赵云答应,甚是高兴,忙上马与赵云奔出防区,进入一家小酒店里。
一路之上,刘备满脸微笑,令人望之如沐春风,不是关切的噱寒问暖,赵云亦是满脸带笑,应对答问,甚是圆满。
四人落座,关张二人仍是侍立刘备身后,冷眼看着赵云。
赵云笑道;刘将军的二位义弟当真叫人敬佩,不若同坐,共同饮酒,岂不是好?
刘备笑道:子龙此言甚合我意。二弟三弟且坐下,共吃怀酒。
关张二人方才打横坐下,还是一言不发。
刘备笑道:子龙之名,威震华夏,当为此同饮此怀。说毕,双手执杯,满眼笑意,向赵云致意。
赵云拿起桌上茶杯,致谦笑道:云不善饮酒,当以茶代酒,并非有意怠慢刘将军,望将军见凉!赵云将茶略一沾唇,便即放下。
刘备甚是失望,转瞬便笑道:不妨不妨。我与子龙神交已久,只是不知子龙现下在何处高就?
赵云笑道:云一直是廷尉手下侍骑,不敢谈什么高就。
刘备假意失惊,长叹一声,摇头道:可惜了子龙一身武艺!
赵云眉头轻皱,不解道:不知刘将军此话何意?
刘备只是摇头,一旁的张飞一声大喝:你这家伙怎的还为那黄巾贼做事?何不早早另寻明主?
赵云闻言,怒气上涌,冷道:刘将军叫某来,便是为此事么?
刘备见赵云脸色不渝,忙止住张飞,摇头道:子龙,三弟鲁莽,万勿见怪。
赵云冷道:某原敬三位是当今英雄,却为何见识如同村夫,实实叫某失望之极!
刘备忙笑道:子龙,那国仕虽说现在担任朝廷廷尉一职,更督并、凉二州军政。奈何此人出身黄巾,又轻狡反复,投靠阉党方才得来此位,又趁势裂割大汉疆土。子龙如此英雄,焉能出仕此等龌龊之徒,毁了子龙前程?
赵云心中冷笑,并不答言。
刘备见赵云如此,以为赵云心动,便续道:子龙虎威,敢一人独挑公孙兄长之大营,毫发未损,如此英雄了得,不论在何人手下为将,均能大用。奈何屈身黄巾之辈,没的辱没祖宗!
赵云闻言,心中冷笑不已,反问道:那依刘将军之见,我当投谁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