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兼爱非攻(1/2)
国仕眼见黑色电芒忽至,右手一沉,接着一抖,悲秋出鞘,直取对方手腕,剑未至,对方忽收剑,道:武功尚可!
国仕一笑,亦收剑,笑道:壮士叫我来此,不知何事?
那大汉道:非为别事,只愿与君相谈。
国仕笑道:壮士既有赐教,仕敢不从?
那大汉闻言,即席地而坐,道:请坐一谈。
国仕毫不介意,亦盘腿坐于冰地之上,施礼甚恭。
那大汉方才点头,有些笑意。
国仕执弟子礼,笑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有何事赐教在下?
那大汉道:某姓墨,名洪,字稚川,欲与将军一谈。
国仕闻言,心下一动,又看到这大汉衣着打扮,不由脱口道:先生可是墨门座下弟子?
那大汉叹道:不想在这世间,竟仍有人记得墨宗。遂点头道:不错,某正是墨宗一门钜子。
国仕忙又起身,重施大礼,恭敬道:国仕念诵古书,常为墨子高义折服,倾心不已,亦时常以墨子亮节磨励自己,奈何不及墨子之万一。只是不知钜子寻我何事,但有所命,国仕定当相助!
墨洪亦起身还礼,点头道:我宗祖师忧民之心,天地可鉴,又岂是当朝那些腐儒高官,所能明了?
二人重又席地而坐。
墨洪开口问道:君既起兵反汉,所行为何?
国仕道:汉家失义,朝廷黑暗、官员**,只知鱼肉百姓,我神州百姓衣食无着,流离失所,日呼夜号,惨不忍睹。是以我等举义旗,以救百姓于水火。
墨洪点头,道:汉家失义,果然不错。我墨宗自汉武‘罢黔百家,独尊儒术‘后,便遭天下遗弃,名不见经传。我宗前数代钜子携门下弟子避世山野,不求闻达。今见朝廷无能,祸及百姓,我宗弟子心忧如焚,便欲救世人,怎奈汉家朝廷及儒家弟子依旧排斥我宗,说我宗妖言惑众,唯恐天下不乱。任谁都知,这汉家天下已乱,反怪罪我宗。我宗一怒之下,重返山间,欲待不理世事,怎奈念及百姓,不忍放手。忽闻黄巾国仕有爱民之心,我便前来打看。我来上党已有十数日,眼见上党百姓尽受教化,民心顺服,知传言非虚。又见将军修补城墙,不明决窍,遂显身形,邀君至此一谈。
国仕一听,心中不由大喜,听墨洪所言,颇有投靠之意。当下礼数更周,执礼更敬,道:钜子所言甚是,我正为此烦心。怎奈术有专长,我不及也。愿钜子教我。
墨洪笑道:修补城墙乃小事一桩,不须心忧。说毕,自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书名《墨子守城》。
国仕接过,见里面俱是书写守城之要,几步一垛,几尺一洞,热油、滚石放于何处,甚至连百步一个厕所写得都十分详尽。
国仕览毕,大喜过望,连连道谢。
墨洪笑道:我墨宗弟子俱是巧匠,小小修墙术,不值一提。将军且看此物。说毕,又拿出一把弩,交与国仕。
国仕拿在手中,猛一看,看不出有甚不同,又往弩身一看,竟有十道箭槽。国仕大惊,急看向墨洪。
墨洪微笑点头,笑道:不错,此为连弩,一次可发十箭。若黄巾军配上此连弩,定可横扫天下。
国仕自然知道,这种连弩若是配给黄巾军,不仅可以大大裁减弩手,亦可大大增加黄巾军的攻击力,便黄巾军伤亡大大减少。
他不由地紧紧抓住连弩,再也放不开手,好一会儿,才勉强说道:竟有如此妙思,墨宗当真厉害。
墨洪微笑,笑道:此亦为小术,将军若喜欢,我宗尚有连弩五百架一并送与将军,如何?
国仕闻言,如此大礼相送,当真丰厚,不由叹一口气,笑道:钜子如此大礼,仕无功不敢受之。钜子有何事,但请说出,仕斟酌一二。
墨洪闻言,敛容谢道:我送连弩,并非要挟将军。我观将军虽年少,然英明神武,确是明君。我墨宗愿举宗相附,以佐明公,恩泽百姓,申大术于世间,非有别意。
国仕闻言,不敢致信,然观墨洪神色,其志甚恳。不由大喜道:钜子美意,叫国仕如何敢当。若得钜子相助,天下百姓幸甚!
墨洪亦道:我宗随黄巾,亦为自己。
国仕奇道:此又何讲?
墨洪叹道:我墨宗自遭罢黔以来,日渐零落,眼下仅余弟子三百余人,若再深闭山泽,则我墨宗定然自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