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周亚夫(1/2)
“陛下,生命泉水送出去了吗?”沈瑶又道。
“还没有。我现在根本无法离开皇宫,等以后有机会再送吧。”刘季道。
同时刘季觉得沈瑶知道的事情不少,竟然知道生命泉水是给孟轲用,也不知道来之前,沈瑶到底做了多少的调查。
“哦?”沈瑶有些诧异。
“皇宫的周围都是阵法,就算是太乙金仙都无法破开。要想离开皇宫,只有从大门出去,可是大门被太师的亲信吴璐把守,我要出去人家也不让啊?”刘季苦笑道。
“我倒是有一个法子。”沈瑶沉思片刻,道。
“哦,什么法子?”刘季有些惊喜的问道。
“你等着吧。”沈瑶笑道。
这天,坤宁殿突然出现大火,沈妃陷身大火之中,不见踪影,一直没有出来,终于惊动了未央宫大总管吴璐,吴璐前往坤宁殿寻找沈瑶。
而这个时候,刘季悄悄离开了清凉殿,来到了皇宫的外面。
“沈瑶这个小丫头,倒是有点智慧。”刘季笑着道。
吴璐离开之后,看守的都是一些普通天仙级别的高手,刘季轻轻松松就离开了,没有惊动一个人。
“这位兄台,敢问稷下学宫在何处?”刘季拦住了一个儒生,道。
“稷下学宫?此乃长安城最有名的书院,你是想要去那里听课吗?”儒生道。
刘季点了点头,倒是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稷下学宫竟然有了如此大的名头,孟轲果然非同一般。
儒生给刘季指点了道路,刘季朝着稷下学宫而去。
刘季悄悄进入了学宫中,孟轲此时正在讲课,刘季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孟轲看到刘季,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悄悄点了点头。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与众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轲道。
孟轲的话刚刚说完,突然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道:“老师,我有问题。”
孟轲道:“你且说来。”
学生道:“我大汉皇帝自从登基以来,从来不去朝堂,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这是否算是失仁、失德?”
孟轲道:“在座不少都是朝廷官员,你们应当知道陛下第一次上朝的时候,曾经询问河南巡抚水灾情况,河南巡抚竟然不加理会,沉默不言。直到太师开口,河南巡抚才开口说话。朝中诸位大人对皇帝没有丝毫的尊敬之心,不让皇帝插手政事。自此之后皇帝不再管理朝政,只管祭祀。”
沉默片刻,他又道:“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有君道,臣要有臣道。臣不行臣道,君又如何能行君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陛下现在处于穷困之中,如同潜龙在渊,只得独善其身,等待将来兼济天下之时。”
孟轲讲课,学生问出无数的问题,很多都和朝政有关,孟轲都一一解释、一一到来。
所有有关刘季这个新皇的问题,孟轲都全力维护,这让下面的刘季很是感动。
******
“说吧,你是怎么出来的?”讲课完毕,来到了后院中,孟轲笑着道。
“是**的一个妃子帮我出来的。”刘季道。
当下刘季把沈瑶的事情说完,孟轲听了之后眉头紧皱。
“老师,你说她这是什么意思?瑶池派是不是对我们大汉国有什么想法啊?”刘季道。
“按理应该不会……瑶池派位于南瞻部洲的最南方,和大汉国距离遥远,即使她们在大汉国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一定的利益,对瑶池派本身也影响甚微。我倒觉得,她之所以来到大汉国,可能是因为你的缘故。”孟轲道。
“哦?”刘季有些惊讶。
“因为你是人皇剑的继承者,所以瑶池派才将最杰出的女弟子派到了你的身旁,让她成为你的妃子。”孟轲道。
“此话怎讲?”刘季道。
“将来你就知道了,现在我给你说了,你也不懂。”孟轲道。
既然孟轲不再说了,刘季也不再问。刘季现在已经摸透孟轲的性子了,他不愿意说的事情,你再问孟轲也不会说的。
“对了,我已经联系上周亚夫将军了。”过了一会儿,孟轲突然道。
“啊?真的吗?他是否愿意支持我?”刘季惊喜的道。
“你听我仔细道来。我先是调查他的为人、事迹,后来又观察了他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认可了这个人。他的性情很耿直,对于大汉也忠心耿耿,所以这个人可用。”孟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