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战国黄老邪(1/2)
对于此事,吴起也是有苦难言,他现在还是卫国悬赏捉拿的通缉犯,回去奔丧的话不是送死吗?再说吴起觉得认为孝道在于生前而非死后、在于内心而非形式,自己就算回去,已死的母亲也不会活过来,与其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无用的形式上,还不如多读点书,多学点本事
吴起原以为夫子连他当年杀人都能既往不咎,应该也能理解他这次不回去奔丧的举动才对。谁知曾申得知此事后却是雷霆震怒,以从未有过的严厉语气要求吴起立刻归家治丧守孝。而吴起素有主见,脾气又是吃软不吃硬,他当即梗着脖子说了心里话,结果身为大孝子的曾申当场就暴走了
“曾申其他方面还好,但对于孝这一点,却着实固执得紧啊。”,聂华心中暗叹道。他却不知道,曾申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一个小过(老太太吃了她做的饭菜后感到肚子不舒服)被同样是大孝子的他老爸曾参休掉,不久便抑郁而死,以致于曾申很早便失去了母爱。“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成为了曾申心中最大的隐痛,现在见吴起连为母亲奔丧都不肯,怒发冲冠是很自然的
以吴起的孤傲,这些心里话平时是根本不会说出来的,但现在他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聂华又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因此这位宁可被人泼脏水也不屑于开口辩白难得地实话实说。聂华后来又陆续从多个渠道证实了吴起的话,不禁感叹史书果然不能全信。简单来说,吴起的个性十分纠结,一方面他将名誉看得极重,另一方面他却又从来不屑为自己辩解,根本不在乎背上一身骂名。其实仔细想想,还真像是金庸笔下的黄老邪,不光性格像,两人的天才与全能也像
由于相识的时间还太短,吴起的人品如何聂华还不能马上下定论,但他可以肯定,这厮至少要比史书上描绘的那个经典反角善良正直得多。饭局快结束的时候,吃得满嘴流油的聂华对吴起问道,“不知吴大哥现在有何打算?”
“愚兄尚未学成,自然还得继续求学,天下显学莫非儒墨,既然不为儒门所容,那就只能去墨门了”,吴起有些无奈地答道。
“那太好了,我们也正要去墨门。”,聂华欢喜道,同时不禁心中一动,暗想道,“看来即使没有遇到我们,吴起也会去墨门求学,难道历史上他也曾就学于墨家?”
聂华越想越觉得或许真有这回事,纵观历史上吴起一生中最重要的那几次重大军事胜利,无一不是对方先主动攻来,吴起再抓住敌人的破绽在野战中一举将其击败,然后再轻松地夺取已经无兵守御的敌城,这种以防守反击为主的战法与墨家的军事思想相当类似
之所以改变计划,而选择先入墨门看看,聂华一方面是为了继续拉近与吴起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已经从吴起口中得知了儒门记名弟子的学习内容,在他看来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这也难怪,儒门的基础教学内容传自周礼,对于上层贵族来说是烂大街的知识,聂华有为公侯服务多年的巫医教导,自然是不觉得新鲜了,何况他对此本就不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