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倍利不取(1/2)
将来日的行程安排好后,白圭又邀请他们全家共进晚餐。白家并不是顶级的富豪,白圭又比较节俭,这里也不是洛阳老家,但酒菜的丰盛与布置的奢华对于聂家的这些土包子们来说也还是大开眼界,只有聂华这个穿越者依然是一副淡定从容的神色,令白圭愈发啧啧称奇。
应白圭的强烈要求,聂家和原来那辆马车的车主提前结了帐,次日改乘白家的马车前往西河。虽然这个年代的马车再高档也没有减震装置,可是坐在木板上与坐在柔软的皮革上,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而在白家借宿的这一天里,聂家四口也难得地提前体验了一把有钱人的生活,比如华夏古代版的牙刷和牙膏。
另外,既然现在有钱了,聂华自然不会忘了给一家四口每人都买上两套丝质内衣。并购置了好几匹丝绸,预备以后制作更多的内衣裤,毕竟三个孩子都还在快速生长期,一套衣服能穿两年就已经是极限了。与麻布这种如今华夏最主要的衣料相比,丝绸轻盈、保暖(同等重量的衣料中丝绸最保暖)、保健不说,关键是贴身穿着舒服啊,总算可以和刀割一样的粗劣麻布说拜拜了
路上聂华想起白圭在历史上好像是青年从商、中年转而从政,晚年再回去从商而最终成为华夏首富的,不觉一时兴起,问他日后究竟有何打算,是想要经商呢?还是出仕?
白圭想了一会答道,“只要能够造福黎民、留名青史,愚兄是无可无不可,两相比较自是经商更有信心做好。不过,若是没有名望人脉,官府权贵到处伸手,小本经营的商人想要做大很难很难,所以也许愚兄还是选择会先出仕吧?”
“是啊,愚弟虽然年幼,也多少有所耳闻。不过天下的商人若能联合起来,那时纵是大国诸侯也不敢太过分。”,聂华随口答道。
“联合起来?那又谈何容易?商人之间整天勾心斗角还来不及”,白圭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但聂华的这段话却不知不觉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大家抵达西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纸,总不能拜师求学的时候还拖着货物一起过去吧?要说西河不愧是如今华夏的文化与学术中心,即使白圭采用了拍卖的方式,那堆新纸还是一会儿的工夫就卖了个精光,总收入居然高达一百多两金子。尽管价格能够炒到这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魏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纸,对其很有新鲜感,白圭又果断地采取了拍卖的方式令利润最大化。但聂华还是不禁感叹,甭管什么年代,总是学生的钱最好赚
按照当初的协议,这些钱没有自己的份,但聂华对此并无不满,毕竟白家要冒风险,多赚一点是应该的,就在他坦然地向白圭恭喜的时候,却见白圭突然抓起两镒金子塞进聂华手中。两镒黄金将近五十两,聂华的小手差点就没抓住,不禁一惊道,“兄长,你这是何意?既然说好了价钱,小弟岂有反悔之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