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归乡之人(2/2)
“黎国八年,我十二岁,有人将我悄悄从夏南带了出来,送到黎国,后来通过别人引荐进了皇宫。”常贵说道。
“是他吗?”拓离拿眼瞟了瞟桌上的那封信。
常贵点了点头,“主人在我四岁的时候将我从战场上救出,后来就一直照顾我。”
“你不知道他是谁?”拓离问道。
“不知道,”常贵摇了摇头,“主人在夏南给我单独安排了一间房,并且派他的手下抚养我,后来到了大黎,也只是和我书信联系,我们一次面都没见过。”
“不是一次面都没见过,只是见到了不知道而已。”拓离轻轻地笑了两声。
“将军知道是谁?”常贵惊讶地问道。
“知道,不过不能告诉你,”拓离又一次端起了酒壶,“你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的。”
次日,夏南国,朝天宫。
列队的士兵吹起了冲天的号角,群臣站立在夹道的两旁,从宫门一直延伸到正宫的大殿上,夏南的国君高高地坐在正中央的龙椅上,俯视着座下的人们。
“大黎使臣觐见!”国君身边的侍卫高喊了一声。
话音落下,正门处一个身着大黎官服的人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十几辆马车,车上载满了金银珠宝和昂贵的绸缎瓷器。
一路走过,两旁的大臣开始议论纷纷,来人的面上毫无表情,丝毫不理会周围的杂言碎语。直到在大殿的高台下站定,他慢慢地伏下身子,朝夏南的国君叩首。
“大黎使臣常贵拜见夏南国国君。”
“免礼平身。”国君做了一个请起的手势。
“谢国君。”常贵拂了两下袖子,站起身来。
“夏南与大黎本是敌国,这次派使臣来有何用意啊?”国君威严的声音从殿堂上远远地传来。
“皇太后派微臣来递交一份国书,并送来一些礼品以表心意。”常贵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红色的折子。这本折子被打上了封条,里面的内容常贵也没有见过,这次千里迢迢地跑到这边来,他的心里也没有个底。
一旁的太监从他手里接过国书,朝大殿上走去。
“皇太后?大黎的皇上呢?”国君问道。
“前不久,大黎国内乱臣谋反,皇上驾崩。现在是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几位臣子辅佐,这国书便是皇太后写的。”常贵答道。
“乱臣谋反?”国君从太监手中接过国书,拆开封条,“是哪个乱臣,寡人认识吗?”
“欧阳长生。”常贵说道。
整个朝堂上突然安静了几秒,像是所有人愣住了一样。
“哈哈哈哈……”国君带头大笑起来,“欧阳长生谋反?真是绝佳的创意啊。”
群臣都附和着国君一起哄笑起来,人群中的拓离也惊讶得挑起了眉毛。
“你们国内还有哪些人啊?”国君看着常贵,边笑边说。
“回国君,”常贵拱手道,“守臣因涉嫌协助欧阳长生逃跑,已经被软禁;蓝木将军也受了重伤,正在休养之中。”
“哈哈哈哈,”国君再次大笑起来,“好啊,好啊,做得很好啊,大黎现在已经是空无一人了啊!”
“是的,”常贵点头附和着。
“你是夏南人吧,他之所以派你来,就是为了让我消除疑心啊。”国君翻开了折子,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常贵低着头,心里默默地揣测。夏南的国君说的他,莫非就是指的主人?他一直在为夏南国做事吗?常贵弄不明白,现在大黎内防空虚,对于敌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这封国书里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时间像是过了好久,龙椅上的国君终于合上了折子。他站起身来,往前走了几步,俯视着大殿之下向他拜伏的群臣,眼神中满是不可一世的神情。
“这是大黎给我们的国书,”国君举起手中的折子,“你们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
群臣们沉默不语,仰视着他们的国君。
“大黎说他们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国君大笑起来,“他们希望可以归顺我们夏南,成为我们的属国。他们说一个月之后,将在大黎的永宁城举行交接的仪式,从那以后,大黎的城池,财富,土地,女人都将属于我们夏南人!”
短暂的沉默,突然间所有的大臣们都振奋地高呼起来,他们冲向大黎的马车,把它们掀翻在地,并将所有带有大黎旗帜的东西全部扯烂。他们蹲下身子,把地上洒满的金银珠宝抛向空中,大声呼喊着夏南的名字。纷乱之中,只有常贵一个人呆呆地站在人群里,表情似笑非笑,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臣子们,去昭告天下吧!”夏南的国君站在大殿之上,望着天空振臂高呼,“一个月之后,大黎国将是我们的土地!”
林中的鸟儿们突然腾空而起,纷纷朝树林外飞去。
欧阳长生抬起头,望着树叶间露出的天空有些发愣。
“怎么啦?”红柳走到他面前,递给他一壶水,然后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没什么,”欧阳长生接过水壶,仰头喝了一口,用衣袖在嘴角边擦了擦,“只是刚才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再次抬头望向天空,眉宇间隐隐闪过一丝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