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师传奇 > 帝师大事记年

帝师大事记年(2/2)

目录
好书推荐: 魔兽多塔之异世风云 巨能 古武通神 五月人杰 兽修时代 战神录 龙语兽修 重生之改造命运 网游之魔临天下 啸傲风云

《帝师》如果要让我自己给予一个评价或者说自己认为这部小说与旁人的有什么不同的话我想这应该是一部以作者意志为绝对意志的作品。当然任何的小说、任何的文学创作、乃至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意志的体现。不过像我这样倔强、顽固、专横而把自我意志贯彻得彻底的作者或许并不是很多——小说的内容也好人物的形象也好情节的设定也好整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好甚至连更新的时间都完全遵循了自己的心愿。必须承认把帝师看到最后的读者是可爱的、是可敬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可怜的——因为一直忍耐着我的自我中心到最后一刻。

我必须感谢我的读者无论从哪个层面哪种意义上。虽然从开始的最初一刻就反复强调说“这是完全自娱的小说”写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理想彻底地满足了创作的自我中心、表现最自由地意志。但是网络这一载体本身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不受影响是不可能。事实上。每一道出自真心的回应都会让我由衷地激动;给予这些回应以回应丰富我的小说、丰满我的人物、丰沛我地情感和心灵像是一种本能刺激着我努力构画那个先只存在于我的头脑而现在也为他人所知的世界。因为这种内心深处的愿望。这种本能一般的渴切的感情《帝师》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不过《帝师》还是自我的。写《帝师》的目的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描摹人物;故事情节不是小说地重点一切峰回路转、波澜起伏都是为了展现出情境中的个人都是为了塑造想象中的各类人格。加上在某些方面特别的爱好与兴趣的投射使得《帝师》和很多历史小说的写法完全不同。风格、视角、笔触、情致……呈现出不太同于一般的面貌。虽然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最能获得理解、取得支持地文字表述但我对自己说“哦就这样吧——这是你的小说而作者是上帝。”

写《帝师》为的。是写人。

写两个人帝以及师。

或者确切地应该把顺序倒过来师而后帝。帝师帝王之师。“师”是基本身份“帝”才强调了其身份的特殊。最初想要写的其实只有“帝王之师”这一个人物而已。只是学生是老师心血的凝结、人格的投射与其本身能力最有说服力的“实证”写老师。就不可能不写学生。所以才设定出一个类似“双子星”的双主角地基本故事框架。

柳青梵或者说君无痕是理想是完美的偶像因此是一个还没有出场能力、个性、人生经历就被基本设定框死的人物。他是按着一个基本的模型去塑造的。这个模型在小说创作的最初就已经现成存在。也就是小说简介里地那一段话:“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闲靡然变天下之俗。”虽然是在小说的最后才把东坡这一篇《王安石赠太傅制》的全文在附录引文的地方放出来但这样一种完美的人的状态却是小说自始至终在追求也在努力描摹和创造。

所以青梵是有标准的。虽然这个标准已经太高虽然能够达到这样标准地人必然完美但依然有标准可以评价、可以衡量。然而小说中与“师”相对地“帝”也就是风司冥这个角色这个人物最初是没有特定的塑造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个人物评判标准地。风司冥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皇帝;他是如何杰出他的杰出到底到达一个怎样的程度……在小说创作的最初完全无法回答。事实上到今天小说正文已经全部完成的今天身为作者我也无法回答作者风司冥在各方面究竟是何等的优秀。因为是在根本无意识间是在一种完全的不知不觉中将这个人物塑造得完美像是怀着母亲对孩子一切成就毫无迟疑的肯定和永远没有尽头的满足而目睹着、同时也竭尽所能帮助他由“凡人”向“圣人”乃至“神明”的一路展和走向。

可以说风司冥身上寄托了对于孩子、对于学生一切最美好的愿望和希望看到他们体现出的全部优秀;寄托了通过良好的教育、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影响能够培养出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将人塑造成为完美、优雅典范的理想。很多读者喜欢风司冥疼爱风司冥赞叹风司冥——我想这才是必然的因为教育、培养出这样的人原本就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风司冥诚如一些书友所说只有它才是我最心疼的孩子也给予了最多的偏爱。想起他从孩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直到垂老的一言一行都会忍不住嘴角上翘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

曾经看过一诗歌美国诗人macaRThuR所作。题为《对儿子的祈祷》。恰能体现此刻的感觉:

“啊上帝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将坚强得足以认识自己的弱点勇敢得足以面对恐惧在遇到正当地挫折时能够昂而不卑躬屈膝。在胜利时能谦逊而不趾高气扬。

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不会用愿望代替行动将牢记你的教诲——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的奠基石。

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励之下。让他学会对那些失败者富于怜悯。

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将心地纯净目标高尚;他将在征服别人之前先征服自己;他将拥有未来但永远不会忘记过去。

我祈求除了上述的一切之外请赐他以足够地幽默感。这样他可能永远庄重但不至于盛气凌人;赋他以谦卑的品质这样他可能永远铭记在心:真正的伟人也要直率真诚。真正的闲人也要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也要温文尔雅。

那么作为他父亲的我就将敢于对人低语:我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我想这就是青梵的心情这就是我的心情。

《帝师》。为写人。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小说一部完整的、独立的作品我地第一部作品。三年多时间确实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凝注了无数的感情纵不能说百炼千锤、字字皆血但得来也非寻常。尤其那些特别的爱好、兴趣的投注。笔锋所及流连于文字本身的游戏甚至往往较故事情节耗费了更多心神和精力。“华丽”这是很多人对我小说文字的评价;“酸”或许是对华丽文字过度执著地必然延伸。但我想很多人不能知道。也无法想象的是小说里呈现的那些充满了致密、甚至琐碎细节的场景其本身便是一种文字对于景致的真实摹写——就像是影视剧的拍摄一个场景、一个镜头的设计和选定这些文字展现的情景曾经无数遍地在头脑里重播我用想象的犀利目光极尽可能地去审视镜头里地一切、场景中每一个最细微的角落。这种想象。源于儿时一种思维训练:设想一座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单纯地靠想象去设计每一个房间在头脑里虚拟、但真切地呈现每一个房间里每一个细节。大到房间布置的整体风格小到窗帘上镂丝花边的图样。在最初的时候这或许只是为睡不着觉时催促尽快入梦地手段但到后来这种想象、虚拟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情景。假设场景、想象事件、模拟展这种自觉不自觉的训练事实上对人的思维能力、应对各种突状况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尽管最初可能仅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

当然我不是想说我通过这种训练方式获得了多少好处或者因为这种训练将自己提高到怎样地水平——不当然不是。我想说明地其实仅仅是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的愉快。通过那一双虚拟地眼睛去审视头脑中虚拟的世界去完善那些细节;真实地“看”到那些风花雪月、锦绣富贵“听”到风掠过树梢、花朵绽放的声音;真切地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分享心跳和呼吸牵动同样的神经和肌肉……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个内在的世界、内在的自我而我能够不断挖掘和现新鲜的东西。这种经历我想是宝贵的值得人珍藏。而这个过程的最后成果自然也应该被最郑重地对待。

所以《帝师》是属于自我的。因为承认只属于自我忠实于自我写作的态度才能保持始终的认真和严肃。不扭曲不娱众不为外界所动摇坚决跟从本心的声音真实地记录和描写当时所能设想到的一切感受。曾经这样对别人说过我希望《帝师》是这样一部作品:无论过去五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每当我回过头来看曾经的自己都不会为自己感到羞愧;或许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长会让我感叹当年的浅薄和天真但绝不会是当初态度的不认真让我以为羞耻和懊恼追悔。现在在《帝师》正文完结的时候我能够对自己说无论过程中有过怎样的波折变动对于小说对于小说的每个一章节、对于小说中每一个人物我都已经尽自己的全力认真去对待。《帝师》还需要修改而且一定可以修改得更好、更完美、更出色但这绝对不是因为曾经的敷衍和马虎。

而另外《帝师》所以让我自己深感满意的便是对文字的执著真实地体现了平日的热爱。小说里引用、化用的大量诗文经典建立在对内容本身的理解、认同和自然而然内化的基础上都让我真正地感觉到快慰。还有那些自拟的词句心思转动是一种愉快;词句融合于情境章节浑然一体又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自得和愉快;想到这便是平日热爱的成果对文字的感知和技巧运用的磨练这种愉快更上升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程度。虽然这种愉悦很少得到回应然而一旦有人现潜藏在文字中的情愫现那些炫技背后的深意所激起的共鸣就能从最深处震动我的心灵获得一种长久的感动——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他的小说《洛丽塔》的作者后记里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我敢说任何一个严肃的作家是心中明了他的这部或那部出版作品能够作为永久令人趁心的呈献的。它的向导的光芒持续地闪耀在它坚实的基础之上任何一笔对自己私底温暖的添饰都会产生同等热度的微小爆。这样的呈献这等的作品这种可触及的遥远的闪光是最温暖心灵的情愫而且作品愈能不失时机地加强预示其廓行与色彩就愈能更加充分而流畅地闪烁。但即使这样作品中仍有某些地点、某些蹊径、某些潜心刻意的空阔留白之处是作者要比在书中别的地方更加急切地希望唤起共鸣、是自己满含柔情心得意满的得意之笔。自从1955年的春天我审阅校样以后我再没有重读“洛丽塔”但我知道这是一部令人趁心的呈献它静静地充盈在我的室宇当中就像你知道那薄雾之外夏日是如此的灿烂。”

对创作态度的严肃对严肃创作态度下完成的作品的肯定对写作过程中文字微妙效果的体味……一年前初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曾经深深为这相类共通的感受所震惊同时为这一段文字的亲切、优美和含意深刻而倾倒叹服并再三玩味。我想作为作者、写手即便还不能称为“作家”这样的创作态度也是最基本的。因为惟有如此我们的作品才能真正地、长久地温暖和滋养我们自己的心灵。

后记写到这里我想也是差不多了。最后是习惯、礼貌也是真实、必要向《帝师》三年多创作过程中一直支持的朋友表示感谢。向照顾我的起点编辑们表示感谢向起点中文网这个平台表示感谢。写《帝师》曾经是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从今天以后《帝师》本身成为人生中一个最富光彩的组成。

因为我知道对于我而言《帝师》是一部令人趁心的呈献。它静静地充盈在我的室宇当中就像你知道那薄雾之外夏日是如此的灿烂。

以上

柳折眉

己丑、二月十六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