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 归期安得信如潮(上)(2/2)
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
而这一份孤寂却是无论何人、无论何种样地努力都不可能为他真正化解。
一阵风过风涪厨身上竟是不能抑制地一凛。急忙转头从跟随的小太监手上取过薄衫快步就向天嘉帝行去;然而走到近前三步却又是本能一般顿住。
“涪厨你来了?”没有回头风司冥声音平稳而清淡。“太傅的神庙飨殿终于建成。你看建得好不好?”更|新*由
近几年天嘉帝渐懒国事朝政多交托太子和宰相台臣属但所有有关太傅柳青梵之事他都必定用心处置一一过问。甚至亲力亲为。先不论柳青梵归葬帝陵与其后的追隘、建庙皆是天嘉帝决定藏书殿整理编修柳青梵生前书稿讲义重订《万川集》编撰《青阳公文集》天嘉帝也亲自参与其中。两年前由百纳斋刊行天下的《青阳公文集》就包含了天嘉帝的御批点校而深为士人学子所重。而眼前这一座神庙。从选址、建造式样与结构、使用材料到内外一应装饰布置都是天嘉帝决定风涪厨作为太子监国之前虽多方调派真正见识落成后建筑也是第一次。大致看过一遍。这才躬身向风司冥道:“庄严沉稳气势恢宏正与太傅为人相合。”说着走上前将薄衫披到他身上“父皇虽是六月外边风却凉。您在这边相伴太傅也先要保重身体才好。”
风司冥闻言微微一笑。并不答话目光却是从遥远天宇收回。
见天嘉帝侧转了头注目身边碑亭风涪厨也移过视线。注意到碑额的职衔名号下碑阳竟无记传的碑文而仅镌刻了十个大字风涪厨顿时一怔。急忙定神看去却是不觉耸动颜色…
“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章回的这几个字很好。句子……朕也很喜欢就用它代替了碑传。”天嘉帝淡淡含笑地语声传来。“脾睨大国轻这里的一份豪迈开阔尤其难得也只属于少年人意气风的时代。秋原、兰卿就写不来。”
风涪厨顿时微笑欠一欠身“父皇所言正是这几个字儿臣也很喜欢“但是秋原、兰卿有他们这个年纪的深沉也不是章回这些能及得上。”慢慢两步踱转到碑阴一侧风司冥向风涪厨淡淡看一眼“虽然有些时候也能体会到一些心情但真正融合进骨血里地东西是只有时间才能培养和塑造成的。所以这一篇文字是章回的创作然而其中的意境……到底只有兰卿能给出来。”
闻言风涪厨忙躬身行礼然后凑近一步去看碑阴上文字。却是一篇《柳颂》:
“公何在兮?公何往兮?谓我太傅民以惆惆中心思服。
呼公于嵩回音有谷:有公方去求索未尽漫彼修途。
呼公向野地鸣未噎:有公方去教民稼穑无忧岁熟。
呼公当林风涛如怒:有公方去山樵其幸顾语殷殷。
呼公临海湍浪若骇:有公方去天恩嘉语敢为远戍。
公何在兮?公何往兮?但有所求无不在矣。
怅怅是归呼公于国。彼宫巍巍彼室寂寂。
斯竹漫漫斯柳依依。声息宛在手泽犹遗。
寂兮荣兮俟公归矣。荣兮寂兮期不还矣!
公何往兮?但云归去。公何在兮?傍日以居。
触目朗朗是承天光。惟天为旦惟公青阳。
青阳荡荡谓我太傅。怀我太傅佑我生民。”
但见字迹工整端严笔笔不芶而越到篇末越是厚重显是书写者情感深敛而有心流露笔端。忡怔半晌风涪厨才长舒一口气:“父皇……这是、这是兰相所书?”
“章回撰文兰卿作书。”风司冥静静回答随即转过头凝望天上朗日o“公何往兮?但云归去。公何在兮?傍日以居。触目朗朗是承天光“”这是他们给朕的回答。只是太傅真正归去何方朕……其实一直都在想。”
“父皇……”
“朕常在想人都会归去何方;朕到时又会到哪里。”回过头天嘉帝向眉眼间已褪去青稚、显出稳定与沉着气度的儿子微微笑一笑“都说离开是蒙受神明召唤则返回西斯大神身前是否真的能够重逢…涪厨朕想知道这个答案。”
咕噜噜那篇四言看不懂地请参看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