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可堪回首,故道荒城(上)(2/2)
耳听得她一字一句皆是忧心及至说到风司冥“神明保佑”御华真明更不由随之轻叹:身为东炎最高祭司倾听神明声音、观测天象变化警示生民是为本职他如何不知这一场紧随北洛大军到来的大雨的意义?炼天行有常的概念虽不曾得明言教导却早已铭刻在心。但普通地将领、朝臣甚至博览群书的治学大儒也未必能知悉乃至参透风雨变化之秘何况那些无时不刻仰赖着天时的百姓牧民?便是自己在听到那一道道鹰山西线传来的军报之时也不禁恍惚。
恰到好处的及时雨水为风司冥统率的北洛大军平添了三倍战力。然而虽在鹰山西线节节溃退坐镇兕宁皇城的东炎君臣却并没有真正因此动摇惊慌。谣言终归只是谣言脱离了受灾最重、百姓逃荒最多的博沃柯克和郁木扎兹“神明地庇佑”就再没有那样强烈地影响——但就在所有人作如此想时一场红雨袭击了班都尔西北的黄石河口铺天盖地的凄厉颜色让最无惧天灾变异之人都不能不为之惊恐动容。
黄石河口黄石河梁地最北端。河口虽已临海但作为东炎唯一的海港北方的门户黄石河口非但是控制海疆的要塞河梁一道更因为港口到京师的货物流通而成为东炎北方最繁荣达的区域。两日前大雨袭来虽不像叠川草原灾情严重但同样苦旱多日的河口百姓尚未及欢庆地面上河道中刺目的红已经让人们的心从欣喜骤然堕入由衷的恐惧:红雨血雨东炎人作了何种冤孽竟让素性宽厚仁慈、数百年庇佑不移的神明在举国的大旱之后又降下这样鲜明而严厉的警告?消息传出人人恐慌。为定民心自己立即出京北上宣召河梁沿途地方官员说明红雨由来只是自大6刮向北海的西南暖风挟带了大量河口南方丘陵上久旱无遮的红土交会北方海上寒流形成地降雨自然呈现出相应的颜色。然而两日奔波下来。成效却是微乎其微——并非星殿大祭司不能取信草原百姓而是无需再多思索的流言似乎永远比真相更容易驻扎人心。
御华真明轻轻叹一口气抬眼凝视低眉垂目的少女林木寂静中只听她喃喃自语一句接一句撞进耳膜:“……怎么打打多久一场天灾饿毙了多少牛羊牲畜眼看着寒冬受灾的牧民该怎么度过?战事不能决。势必拖过开春。又有什么新鲜的草地放牧好接续战争?北洛大军自不可能由我们劫掠补充物资。势必向南征调。有韩国君的先例在东南的属国是否会惊怒乃至叛乱……北洛行事向来无孔不入。不战而屈人之兵av只要留下一点空间扎根但得水草生长。三两年间便可恢复元气。但若我根基命脉地草原处于风司冥威胁东南地域虽然广阔但多是平原农田并非放牧之地假使不利百十万骑军又该退往何方?”
未言胜先思败这原是为将统帅者应有地心胸和考量。但忧患思虑至此……御华真明轻咳一声“所以。这就是殿下甘愿弃名节、冒大险。私过边境与秋原镜叶会谈地真正目的?”
猛地抬头死死盯视最高祭司的黑眸精光闪烁少女苍白的双颊第一次显出如往日那般明媚动人的红晕:“你说什么。真明皇叔?”
“我说你其实是因为……”一句话尚未说完御华真明陡然顿住。望着少女猛然转开的侧脸颊上的红晕和唇角地笑容已如夏日清晨荷叶上的露珠一闪而逝御华真明顿时一阵酸楚袭上心头。他如何不知少女的心事?但东炎无双公主心中担忧又岂能是区区儿女私情?倾国实力的背水一战看似同样不容失败但东炎的退路更是断绝到无。新政的刻意经营加上太宁会盟后数年风调雨顺积累起的雄厚财富兵精粮足边境无忧的北洛早不是十年前内外交困、应对疲乏地窘境。而被战火燃烧到国境深处地东炎却是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第一次面对接续不力、军用难足的巨大危机:天灾、饥荒草原正常的生活已被毁坏彻底;为钱粮受灾地部族心怀不齐周边的属国惶惑战栗。一旦战事有变朝廷失去强大武力以为威慑根本属国的叛离尚在其次王朝统治的根基或许也将当真因此动摇。
脱生于草原部族联盟的御华王朝保留了太多草原人的性情。虽然御华氏历代君主无不致力于统合大业七百年间从最初的大小部族数目近百到今日的十八心机耗尽竭虑殚精直到御华焰手上才第一次实现了草原“政出于上”的真正统一。鸿逵帝武功天纵压服十八部族使彼此平衡共尊君主建立的固然是前世未有之功业却也严重削弱了各部族在国中的力量。遭遇损伤同仇敌忾的草原自然会拧成一股但以鸿逵帝彻底一统草原独断天下的坚决意志尤其昔日那场“昙华兵乱”御华焰的个性从来不可能真正信赖部族领——北洛大军攻到不是立即下令各部抵御外敌却将所有部族领飞传
“统筹协商共议国之大事”鸿逵帝的心思可谓
伸手扶上额头御华真明只觉太阳穴一跳一跳隐隐生痛。
不同于当年趁玉螭宫变侵犯北洛可以明确一切斩获都归个人以激励士气令部族士兵奋勇争先;草原各自为政的旧俗使各部边界相交处任何可能的推诿、懈怠或是战场上的自作主张无一不成为战事隐忧。若鸿逵帝果能借此根除弊端则不得不说是一桩高明大胆而魄力非凡的决断。然而部族属臣和朝官廷臣本就是构成东炎朝廷的两股传统势力。相争多年此刻天平虽然倾斜已显最后的尘埃落定却非一蹴即就。战火延烧朝廷必须仰赖部族军力;部族一旦生变后果将不堪设想。几天来御华焰不循草原惯例而以皇帝强权连续册立数名族长和族长继承者的举动已经引起了相当不安尤其兕宁以西草原七大部族中仅有班都尔一族没有委派朝廷将领“协助族长用命”的事实。更使这些延续数百年地部族贵族无不为自身前途心怀惴惴。而正是在这个时候通明殿里御华绯荧一番激烈陈词尽数天灾饥、生民无恤等不利联合包括御华王室本族在内的阿史叶迷等共九名部族领向鸿逵帝请求休战议和。
早早看透沉默寡言、务实然而逢到大变事多优柔的父亲派恩与所有部族贵族的心意御华绯荧.黛.黎尔特尼丝——这位鸿逵帝亲封的无双公主殿下根底里从来是班都尔的继承者。
但远虑深谋极尽手段心机协调君王与部族以求两全的根本。却是从最实际处。维护东炎世代立国的根基。
消瘦地身形。苍白地容颜眉眼深处掩不住地疲倦……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正当韶华妙龄的少女她理所当然应该被所有人骄纵宠爱。然而她偏偏是御华绯荧是从记事起就承担着部族继承重担的无双公主。
眼看着她长大眼看着她情窦初开。眼看着她任性飞扬的烂漫天真瞬间取代以职责在身的担当和隐忍眼看着她一边将内心的爱恋隐藏到最深一边为履行职责而刻意以痴爱的轻率炫示众人——纵使聪慧如她早已知晓炎、洛势成水火敌我不能两全却始终固执地不肯放弃竭尽所能苦苦追寻那一丝渺茫地希望。
有情能累此生。
伸出手抓过石桌上杯子斟满御华真明如饮酒一般狠狠一口灌下。寒风中早已冰冷的液体自咽喉直落而下。由心底向身外散的冷意。似乎连随风飘落的花瓣都会凝在半空。
“大祭司大人。”
低沉的呼唤带着一点点平静的恳求。御华真明抬眼只见少女同样端起茶杯凑到嘴边。杯沿上方静静看来的一双黑眸隐去了锐利透出柔和光泽清雅秀丽的面庞淡淡含笑“告诉我吧大祭司他地计划到底是什么打算怎么做。”
心头猛然一沉御华真明勉力扯起嘴角:“不要胡思乱想戴黎尔你是派恩地女儿、仪康太后的亲侄女——无论怎样他都是你血脉相连的兄长怎会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轻轻笑一声少女微微仰起面孔午后阳光下一双黑眸像是蒙上一层薄雾般柔和而朦胧。沉默片刻御华绯荧又是一声轻笑收回随意游移地视线少女淡淡含笑着将嘴唇凑上茶杯。翻手亮出没有一滴残留的杯底:“现在可以说了么大祭司?您亲手斟的奶茶滋味虽并不纯粹却别有一分新鲜。”
控制不住将手按上心口:“绯荧殿下你比任何女子都聪明——喝下考斯尔递来的交杯酒你一定不会出事!”
那双待自己一贯温和纵容的眼眸交错着混乱和坚定御华绯荧心中抽紧脸上却笑得越清浅自然。沉默凝视他片刻轻轻叹一声:“如果我不呢?”
“他不会让那样的事情生——他是皇帝生杀予夺。绯荧你没有选择……谁都不能选择。”
沉默久久的沉默。
“我有几天时间大祭司大人?就算他决定了的事情没有选择总该有个明确的时间期限让我在这里安心思考自己的终身大事。”抬头苍白的面容神态安静微微上扬的唇角似勾着一抹依稀俏皮的微笑“皇兄他……不会吝啬到连这点考虑的时间都不给我吧?”
用力闭一闭眼御华真明深吸一口气方才对上少女定定直视的双眸:“七天你有七天的时间绯荧殿下。刚刚过来的时候我看着皇上给典礼司仪下旨婚礼将在第一将军出征仪式前一天完成让整个东炎见证你们的结合。殿下皇上的意思是以御赐的姻缘鼓励三军士气也是希望各个部族与朝廷齐心协力共御强敌。”
“七天……不不可能我做不到……我过誓的这一生不会与任何其他男人结——”现声音已是抑制不住的颤抖御华绯荧猛地咬住下唇。缓缓抬起眼“真明皇叔你是看到了那天你亲耳听到了我的誓言……”
“是的殿下在神明面前以血为祭下的誓言意味着只由自内心、任何时候绝不违背的坚定意愿。”握住她在空中乱舞乱抓的手感觉到语声落下时少女倏然的僵硬和自内心深处出的震动御华真明迎上那双暗红色光芒激荡的明亮眼眸微笑着紧一紧她的手随后一点一点、缓慢而坚决地放开。
“大军七日后出征身为大祭司我将在晟星殿为将士祈福。如果已经做出了决定殿下你知道该怎样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