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兴教育(1/2)
[[[CP|.26dd.Cn阅读网))
规划的事就这么定下了,刘铭也是分身乏力,现在龙城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时间兴起了铁厂、陶瓷厂、纺织厂、集市、商业街等等,每一样都必须他亲自指导安排;龙城缺人才,根本就没有独挡一面的人才;
移民而来的同胞,多数为文盲,而原印第安人刚刚从原始社会走出,虽然有少数人经过刘铭培养,但是实在难堪大用;刘铭恨不得将自己分身五个,那样就轻松很多;像这样他每天要跑五个地方,而且每个地方他都无法放下心来。总是怕施工的人不懂,搞错了。
人才啊人才,刘铭无处可寻;相比刘铭这里苦恼,而西海岸地区的英国人却发展越来越快;这里要说到五月花号。
1620年9月6日,五月花号船载有包括男、女及儿童在内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国普利茅斯出发,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普利茅斯殖民地
该船因为制定的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
全船乘客102名,其中,分离派教徒35名,余为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及14名契约奴。11月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在登陆前,即11月21日由分离派领袖在船舱内主持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签字。
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此公约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新英格兰其实就是指后世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的大部分州。移民过去的大部分为知识分子,受到国内迫害,所以逃亡美洲。
距离五月花号公约已经第安人的帮助下势力达一个州大约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拥有大量的基础机械,同时由于与荷兰良好的关系,大量的开展移民。
就发展速度和发展的状况来说,比刘铭的几大基地要好很多。唯一的缺点是缺乏人口,不到五千的人口使之很受限制。
不过刘铭的优势也很明显,有系统的支持可以大量的产粮产兵,虽然不是很先进,数量上拥有较大的优势。然而明显人才将抑制龙城发展,即使有逆天神器他的根基还是非常薄弱。
人才的问题可以用教育解决,虽然不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是为了长远发展,必须要考虑。如今人口达第一大城,大量的小孩还是无所事事,虽然当初刘铭办了座学校和一些夜校,但规模太小,而且都是刘铭亲自教学。
后来事物多了他根本没时间去了,所以教育也逐渐荒废。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
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开启民智,是国力增加之根本。借鉴于清末的新式学堂,刘铭准备新建三级学校。大中小三等,即大学、中学、小学;兴教育对于财政来说是巨大压力,特别是义务教育。不过刘铭不怕因为目前他最多消耗粮食,然而粮食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本就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