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同胞安置(2/2)
不过来了这么多天,大家也把龙城逛遍了,也闲不住。吃了这么久的白饭,希望刘铭能安置好他们工作的问题,具体从事什么行业还需要刘铭发话。
钟离老汉和儿子们住在一起,他有两个儿子,分得房子住的很好很舒服。不过老人家也是闲不下来,主动找刘铭要求干活;
刘铭看着精神抖擞的钟老汉,有点头痛;很多人都来了,满满一堂人让他大感鸭梨。本来他想再等段时间让大家适应这里的环境再说的,如今看来不得不尽早安排。
人群议论纷纷,钟老汉到不客气最先开口:“大人,我等被大人所救心中已是感激不尽,如今被大人带到这桃源之地,天天吃白饭,更加惭愧不已;恳请大人为大家安排工作!”
其实他对之心中早有安排,此时便道:“由于龙城的特殊性,大家都看过了农业方面还是集中农场制度,都是龙城公有,种出的粮食其实很大一部分分配给龙城居民;还没有开放个人种植的条令,如今开特例肯定不行的;”
说完停了停看了看众人,大家有点失望的表情,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对拥有土地很渴望。刘铭接着道:“到农场工作比较辛苦,而且如今农场的人也饱和了,所以我对大家另有安排。目前龙城缺各种生活用品,物资匮乏,但是龙城周围物产丰富,各种原料都不缺,所以第一大出路大家都可以开作坊,比如纺织作坊,染坊,木匠作坊,布匹商店等等。龙城对作坊持鼓励态度,马上就会有条令要求大力发展商业,这是大家的机会。”
说完很多人露出激动的表情,他们在西班牙人殖民地呆了很长时间早已没有了工商贱籍的思想,能够更好的改善生活大家当然没有意见。
“第二条出路是龙城准备开设公有铁厂和纺织厂,到时候需要大量人员。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人,龙城会特别优待。当然对于普通工人也不会亏待;龙城实行日薪制。”
顿时下面的人又疑惑议论着“什么是日薪制?”“啥东西,听都没听过”“工人?没听说是干啥的”七嘴八舌的,刘铭无法判断大家的意见是什么。
刘铭随即道:“大家推荐一个代表大家发言吧。”又是推推嚷嚷,人群中出来一人。
身穿灰布衣,脸上黝黑皱纹布满,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刘铭望了望钟老汉,示意他介绍一下.
钟老汉明显认识这人,看懂刘铭眼神意思便道:“贺家伯,四十多岁,家里世代打铁。擅长寻矿,人老实厚道。家中还有一弟一妹,弟弟贺远季擅长航海,妹妹贺颜懂葡萄牙语。”
刘铭点点头,看来一家人都是人才。
贺家伯有些怯场,老脸有些黑红颤抖地道:“城主大人,大家不懂什么是工人,什么是日薪制?”
“工人是指在铁厂和纺织厂工作的人,日薪制是指每天多少工钱。然后一月发放一次。铁厂初步计算大约普通工人每天有二十斤粮食,每月有600斤,纺织厂也是如此,每月还会有奖金奖励工作干得好的人。目前的大致是这样以后可能会更多。至于像贺匠这样有打铁技术的人将作为特殊人才,日薪可达50斤粮食。”
顿时众人一阵眩晕,这么多粮食啊。一个月每人600斤,一天四口之家了不起消耗5斤米,一个月还有450斤剩余,这一年下来家里得多少粮食!要知道以前他们可是一餐难饱下一一餐,天天啃着窝窝头。对于工厂的活大家马上都很期待。
不过大家对于下一类出路也很好奇,只听刘铭道:“第三条出路,就是做龙城官员。龙城官员的缺口很大,需要补充,有志之士可以考虑。至于对文化水品没有要求,当需要经过培训还有选拔后才可以。工资就不说,这里保密。”
听到这里大家都会心一笑,作为官员工资肯定不低。
“暂时就是如此几个出路,看个人意愿,不管选哪一条,龙城都积极支持!”
说完大家都心里一安,放下悬在心头许久的前途问题,一想都觉得自己前途光明,纷纷满意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