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 濮人战俘(2/2)
“所有的部族都是同一种语言都叫濮族吗?”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据说有好多个部族可能各自的称呼并不一样却都被族长称作濮族大约应该差不多罢。”偃鹏也有些吃不准了。
这个问题只能够留待元方来回答了。
26日大楚城中已经开始准备秋收但更重大的事情却是元方返城!
头一天晚上凯旋而归的部队已经渡过大江元方一直守在南岸等到所有战士都渡过以后他才踏上最后一条船赶到大楚码头时已经繁星满天不可能再赶回大楚城了。大楚的长老们和偃鹏早就在大楚码头等候也都要求元方在码头安歇一晚以便参加第二天地入城庆祝仪式。
27日一大早大楚城门口人头攒动城中钟鼓齐鸣大楚铜钟比太昊声码中的还要大上一号钟声响起时据说在1o多里外地大楚码头都清晰可闻甚至让码头上的族人以据此安排上下班时间。
这个说法我没有真正验证过但在城周围狩猎时确实能够按时听到大楚城中报时的钟声。若这个说法是真的那现在大楚码头上的族人包括元方也都应该听到大楚城中源源不断的钟声了。
族人们也知道从十多里外的码头整理好部队用过早餐再赶到大楚城应该已经是近午时分了但从天明开始城门内外就站满了欢迎的族人心急一些的甚至已经跑往码头方向准备在途中迎接亲人了。
第一批到达地却不是元方的仪仗而是押送战利品的部队因为俘虏不需要太整齐所以元方在安排整理队形的时候就打前队押着这些俘虏和战利品出了前队的早餐都是在马背上吃的。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所谓的“濮人”。
果然如偃鹏所言这些濮人与庸族人虽然个头高下差不多但满身更为黝黑跟余杭那边的大越人差不多只少了脸上的图划身上没有一块像样的兽皮肩背倒有不少鞭痕眼中满是惊惶对骑在马上地庸族战士畏若蛇蝎稍有逾矩不待庸族战士喝止便自行纠正看来这一路上吃的苦头不少。
大楚城中地庸族人在这个时节还不需要靠兽皮御寒多数人都披着太昊送过来的麻布秋装哪里像这些濮人这么狼狈!
不过这一批战利品中倒有些让我感兴趣的东西。
这是真正属南方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