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 太昊翻版(2/2)
小孙子的成长让我更关心大楚医馆和学校的建设情况必竟这两个地方对以后的元楚有更重要的作用。
大楚医馆的建设几乎就是太昊医馆地翻版这一点不消说了现在里面的医生都还是以太昊城中过来地医生为主我在城中无聊时。也会把闲下来的医生叫上和土鲁的徒弟一起。到大楚酒坊里喝上一杯跟他们的交流也比较多。现在所有的匠作坊和医馆里都充斥了庸族的学徒这些师父们也开始学会了忙里偷闲能够有时间陪我去畅饮一番了。虽然元方家里就有酒但这些族人却都不肯陪我在元方家中喝酒到酒坊去则没有这种顾虑大家都可以放得开一些。
这些医生们都在太昊听过我的讲座但到了大楚以后接触我的时间少得多了为此很有些不满足这一次我到大楚来他们也借此向我请教许多从太昊医馆传过来的最新知识这让医生们受益不少。匠作区的师父们却没有这个问题土鲁早就派人过来把最新的工艺和绘图标准告知了这边的徒弟甚至做到了太昊和大楚的产品之间具有“互换性”太昊产出的车轴可以通过鸽书传尺寸到大楚这边产出的轴承和马车运到的车轴之间可以准确地装配这在后世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却在这个时代就实现了。
大楚学校采用的全是太昊教材教师中也只有极个别的才是庸族人而且都是当年大楚村的村民现在的新教师都在从庸族人中培养却仍有一段时间才能成长起来。大楚学校在教学中采用的文字是太昊文字语言则采用了太昊语和庸族语的“双语”教学却将太昊语言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对下代的庸族人进行考核小孩子们必须拿出后世学英语的劲头来学习太昊语才能够通过考核否则将来要想进匠作区就是难上加难。
总的来说元方在大楚尽力地维持了庸族人的政治主导性却将太昊文化和技术一丝不芶地甚至更为过之地灌输到大楚的各个层面从文字、语言、技术、建筑、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地将庸族人带入到太昊的文明层面。据偃鹏讲在南方的大湘城和大越城都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此次征服之战后拟建的新城中也将继续沿用这一管理方式换言之大楚的每座城都将是太昊城的一个个翻版。
9月大楚城附近山地上的粟丰收了这让大楚城处处变得金黄房前屋后的平地上都晒满了粟穗据大楚宗庙农部的长老介绍这在大楚的全年收成中大约占三分之一强我估算了一下所有的粟地大约有3万来亩亩产也就13o斤左右总收成在2ooo吨以内那么大楚全年的粮食收成不是也有近6ooo吨么?这可是大楚两年半以上的口粮!
看来大楚也已经进入了农作物过剩阶段。
1o月底元楚已经开始硬朗梅梅遣散了多数照顾的庸族女子少量的妇女照料起居足矣而元方已经传回捷报准备班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