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 再临姜氏(1/2)
在函谷关中我和梅梅多呆了一天我实在也想借这个机会看看在后世天下瞩目的雄关在我手里建起来是个什么模样梅梅愿意留一天却是因为后世的女子通病:逛街。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函谷关大半城墙已经覆盖在城砖下由于时间上我没有给予太多的限制却在质量上要求很高这批城砖的个头较大而烧制的时间也几乎达到了陶器的程度所以这也是我目前在太昊诸城中看到过的最好的城砖。
城中的族人多半是因为有家人在这边施工或者有亲属在大夏城或者运城才迁移到了这里其中还颇有一些是经过太昊城中部族长老们再三劝说才肯搬过来的。但经过这一年多的生活也都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相对于太昊城来说这里的生活条件是要差了些但却比太昊城里有更多的机会与姜氏、公孙氏甚至翟族人交流与交易。加上到运城、大夏城都不是太远关城里的贸易气氛远非太昊城可比。城中处处都是贸易摊位并不因为隆冬的寒冷而萧条。梅梅在城中第一次看到了远道从有狐城而来的翟族人稀奇得不得了隆冬之际地上的初雪才散去这个翟族人竟然还裸了一臂头上倒是戴了皮帽不过仍遮不住脸上的饰纹。
梅梅很没有外交礼仪地盯着一位摆摊的翟族人看还直拉着我的袖子让我也去看被我坚决拒绝了。
开玩笑。在当初的关口大战中死的活的翟族人我还没看够么?
但这个摆摊的翟族人却从我的身高和周围族人的态度中看出了我的特殊居然识别出了我的身份放下手中的货物在路边恭敬地对我跪下。梅梅一时间顿觉无趣一点点“偷窥”的新奇感在这一跪中消失无踪。不仅如此一路上凡是注意到我身边随行人员的摊主。或者以前在姜氏、公孙氏见过我的交易者都纷纷主动献出他们的商品希望我能笑纳这也让身揣大把青铜币预备“血拼”的梅梅大感没趣。
在太昊城中宗庙和各匠作坊之间甚至我本人都已经建立了明确的交易关系各坊里的商品都必须按市价购买。梅梅也习惯了这种交易方式当然了我家里产出的蜂蜜也是按市价向市场供应的收钱也收得心安理得没有族人会介意我也不会感到内疚。
但这种交易的乐趣却无法在函谷关城里享受到对这里的每一个人而言。太昊族长的身份太特殊了或者在部落时代形成了一个普遍的认识:族长拥有对部族物资的绝对处置权!就此而言连函谷关都是我的还有什么样地东西需要我去交易?关城已经按以前大元贸易城的规矩在向进城交易的外族人收税作为最高的城主好像拿他们的货物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梅梅下午就坚决不让我陪她逛市场了。
即使如此仍有外族人把商品送到关城的宗庙内希望能够让太昊族长收下。这已经出了贸易的范围属于“献供”的范畴。最后实在却不过心只得每样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点并用我带的物资作了回馈。梅梅面对这些礼物早已经失去了在街上观赏时的兴奋感。
第二天我们离开函谷关向姜氏进。
这一段路上马车还没有出现过以前都是牛车在通行姜氏和公孙氏的长老们也只是在今年到太昊献礼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马车估计向太昊要求交易马车或者请求传授技术应该是在下一年的事情了。所以我和长老们乘坐的马车通过关中的平原时不时遇到的姜氏放牧的族人都好奇地站在路边看着我们的马车快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