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物资过剩(2/2)
“对!”我长出一口气这要不算城难道让我去修西安或者洛阳?
算了吧把函谷关修起来下一步再改建成砖墙。应该可以达到我要求的目标了接下来地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可以不再去管那边的事情了。
“太昊的匠人也要去一些至少2oo名以上的建筑匠人和陶工。去那边建几座砖瓦窑等他们把土坯筑好我们就一点点把砖铺上去还有里面的通道也要整理好让马车能够快通过!”那里面的路我是知道的。若是不加修整不要说马车就是牛车也难通行若是修好了倒可以成为往姜氏和公孙氏运输物资的一条捷径。
“是!我这就去办!”风极对我的意见没有再提出任何置疑而是找工部长老们商量去了。
从这以后一直到太昊11年底我在太昊享受了难得的一段清闲时光。函谷关开始建筑以后我地工作重心回到城内。
第一季稻比我想像的长势还好这让我大出意外按我的理解既然粟在南方难以获得高收成那么稻在北方也不定能有什么好结果我要的只是扩大播种的作物种类却没有想到稻子会在太昊长得这般好按我在欧且的经验这季稻应该收成不错!
但让我稍微有点不满意的是这季稻收获的时间太晚了!
九月底当太昊城晒满了黄灿灿的粟穗时稻田里开始扬花我知道距离收获还早得很呢!倒是太昊的粟米收成吓了我一跳——近2万吨这可以让所有地太昊族人一人摊上一吨多了!这可是四年多的口粮啊!
但这时梓烨他们已经没有为此而激动看得出来这两年的收成应该都不错。但有一点让梓烨也很烦恼:怎么储存这么多粮食?!
“其他城呢?不是有物资要外运么?”我问梓烨。
“还不都是族长您的功劳?”梓烨白了我一眼“现在太昊提供给其他城地主要物资就是铜制品不搞农业生产的只有铜村和盐厂他们的粮食都是从贸易城、大元城运输过去的我这里只供应运城和铜码头、大方城现在连大方城都已经自给了!这些粮食只能在太昊存放!”
“这样啊!”梓烨说得有道理我每建一座新城都在要求尽可能地自给避免不必要的长途转运还有就是尽可能地从就近的城里取得物资这些都让太昊产生了如今地过剩局面。
“那就让太昊里城里的每一家人都为我们存一点!我们分粮食!”
这一招也是迫不得已以前各部族的粮食都存放在本部族的公仓为此仓库已经修建到太昊城的极限再修建就需要占用军营了。只有部族的厨房才需要一个小型的临时仓库用于族人的集中伙食一部分部族也把粮食分给每一户族人却不会一次分太多大不了一个月一次分够本月的粮食就行。
但这一次不同太昊的仓库实在是放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