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 转而他求(1/2)
这个小小的山头上没有茂密的丛林却怪石丛生泥土瘠薄南戎族人的房子不现是先前所见的树棚而是接近淮河流域的那种尖锥形草屋只不过材料还是以树叶树枝为主罢了坡顶一个浅浅的石洞里住着村里的最高领导:村长。
一路往上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去拜访这位村长。
途中我注意到这个山头至少有上百间大大小小的屋子尽管从建筑水平和质量上都和太昊差得很远也远不如眼下大楚村的水平却明显的高于上一个我们经过的南戎村子。
这里的天然地形如同一座石砌的城堡将主要的危胁都拒之门外也难怪他们可以过得比其他村子要好。
安全毕竟是展的第一前提!
粗粗估算一下这个村子的居民应该在25o人左右。按以前在大元村时的水平这样的村子在大元时期就已经可以算得上大型的村子了。
在后世的数千年里这一带应该还属于偏僻的荒蛮之地所以眼下的展水平远逊于大河流域也是很正常的不像大元那边由于有我的出现大元已经越了大河文明的水平以至于后来可以引领大河文明的展。
所以我不敢小觑眼前的这个村子。
村长出现时我们都很失望。
这个“貌似”很强大的村子引却拥有一个糟得不能再糟的糟老头子这位村长看上去应该不低于45岁这还是按以前大元时的经验估计的要是按现在太昊地水平。我会怀疑看到了史前第一个在我面前出现的6o岁以上的人!
老村长已经丧失了行走的能力有两名妇女负责照料他的饮食起居。
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坐在洞口的石阶上斜倚着一堆干草在那里晒四月煦暖的太阳腰间围着一圈看上去还很“新鲜”地虎皮有一点孙大圣的风范。只少了大圣地灵活劲看得出来。即使是坐直身体对他也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所幸还能表达流利看来“一望无牙”的口腔还不至于影响他地管理能力。
献上我们从太昊带来的礼物以后。我们得以在村民的引荐下和老村长共进晚餐并进行必要的交流。
元方仍然担任翻译的任务。
直到晚餐结束许久老村长还在为我们所送的粟米和陶器而惊诧。
已经没有了牙齿的村长能够在这个世界存活下来简直是一个奇迹但通过我们演示陶器的用法加上我根据后世的经验熬了锅很软的粥村长估计很久没有吃到过一顿饱饭了这一晚连精神也与下午完全不同整个人健谈了许多。
“这是哪一个村子出产地神器?我怎么没有见到过这个东西?”老村长双手轻轻地抚弄着面前的陶锅对刚尝过的美食赞不绝口。估计等我们再示范一次炖肉给他看。以后他就再也离不开这东西了。
“这是大楚的戎人所做地东西他们得到北方大河边太昊族人的帮助。”元方回答了村长的提问并把他们地问答内容翻译给我听。
“大江北边的戎人已经这么好了么?他们什么都能做了么?”老村长一脸的羡慕却从脸容间漏出一丝不相信。
“两年以前还不行。可是太昊族人帮了他们现在已经会做这样的陶器了。“元方在撒谎我知道眼前这件陶器一定是出自太昊匠人之手。那些戎人学徒所掌握的技术还实在不能拿出来见人要不是太昊师傅们为了鼓励戎人多练习根本舍不得辛苦烧制的碳用来给戎人学徒去烧制那些怪模怪样的陶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