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 兵役新法(1/2)
鬼族人足有六七个部落散布在盐湖周围看情形也不是才到的盐湖估计那个与斟戈氏生冲突的部族只是到得比较晚而已。
虽然这些部族都不甚大但至少也有三个部族不少于5oo人其他的在1oo到3oo之间这样的实力不容小觑。估计木驼和斟戈原也已经想到了所以我们三个的第一目标都是训练骑兵。
将大批马匹带回太昊城后我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亲自带队训练木驼不在的情况下我把骑兵分成三个小队分别由三名原来的队长负责带领进行训练分别是木芒、土句和苍离。太昊城内的步兵们原来都曾经骑过马甚至相当一部分还参加过骑兵的出击任务。
但突然间增加5oo骑兵还是让风尘伤透了脑筋。
这个时候的骑兵已经不再像初建太昊城的时候那样威风凛凛是众多少女们的偶像。在太昊族长的驱使下这些年来太昊骑兵们疲于奔命为族人的温饱与展长年在外奔波甚至已经出现了有太昊骑兵因此失去老婆的现象。而众多不当骑兵的族人也已经开始适应了太昊城的温饱安逸的生活状态在城中无所事事。勤劳一点的在长老们安排下出去放牧或狩猎懒一点的则成天在城里晒太阳或分到族中的一点粮食略多于口粮所需就到酒坊里去换得一醉不想参加骑兵的艰苦训练。
“什么?竟然征不到骑兵?”我在宗庙内得知这一消息连我自己都不相信。但事实就摆在眼前风尘累得腰都要折了且得到各族的大力协助仍只招到11o多人。
按说此时太昊城内人口也有13ooo余人按六分之一算也应该有2ooo人可以充任骑兵啊。目前整个太昊只有6oo多骑兵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大元诸城来的旧人实际属于太昊城内族人的不到4oo人还有1ooo多人哪里去了呢?
“这个——有的部族长老好像是说骑兵们都在往外跑家里顾不到了还有——春播时怕找不到人手一一”风尘咕咕哝哝地说。
是这样啊!
看来不一定全是部族长老们的意见其中有的恐怕还是族人地顾虑吧。但问题已经出现。就得想办法解决。
太昊的兵役制是到了出台的时候了。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我把宗庙长老召集起来了解一下目前制订法律的进度情况并提出了《兵役法》的基本思路。
其实这个法令不仅涉及到征兵工作。更涉及到基层政治框架的构建。
目前的以部族为主地框架我暂不打破但对基层的居民而言最小的政治单位将大为缩小由于太昊城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备周边2o里内除了属宗庙所有地农庄有不定期的居民以外所有族人都住在城内。
法令的第一项措施是加强户籍管理。按后世的管理方式我的方案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管理。年后1o日内各族应将本族所在“街道”命名称、为所有住户编号一号对应一户并严格登记每户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等)。最后由宗庙的行政管理长老们对各族所报的资料进行审核从全城内将识字较多地太昊学校优生选拔出来协助长老们工作。
第二项措施是实施“强制兵役”。即所有成年男性族人都必须服兵役年满15岁之前应该在太昊学校学习文化。15岁以后经太昊学校教师联合推荐可以继续留在学校“深造”其他的就得服兵役直到3o岁才能退役。
所有服兵役的成年男性先得由骑兵负责人进行筛选体能优秀的先选入骑兵其他的进入步兵。步兵由马齐那边派遣专业人士过来训练主要是进行队列、体能、单人和多人对练、狩借等方面的记练并不定期举办比试和表演。优异者提拔或奖励。
所有步兵和骑兵在农业大忙季节都将以农业生产为主训练必须中断除了少数骑兵负责对庄稼地保护不能参加收割和播种以外。其他的战士都得参加劳动。非农忙季节骑兵和步兵都必须保证每天不少于3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地点是在军营区的广场。从早上铜钟响过8响开始11响结束有迟到、不到的应予以处罚。
有了新增的马就算木驼那边保卫大夏城一时分不出人来太昊城也不少于8oo骑兵在兵役法实行以后一半的骑兵在城内上岗另一半负责外勤每半年换一次岗家中有特殊事务的经队长审查可以个别提前换岗。
步兵实行半兵半民平时住在家里训练时到达场地。骑兵则实行专业化全体骑兵在城内时必须住在军营里回家住得经过请假。但每天只有3小时的训练其他时间只要不骑马就可以随意离开军营应该可以充分地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