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 钱通万货(2/2)
而少有铜钱可用的其他族人都纷纷将难得一见的铜钱用绳串一枚吊在脖子上也算聊备一格连这都没有的小孩子一时间都不大好意思出门免得被小伙伴们笑话。
但族人们很快现谁的铜币最多?
宗庙!
除了缴税以外宗庙不得向族人擅取一粒粟米已经是全族人的共识以前宗庙总是尽量用盐和粟米向族人换东西如牲畜或匠作区的产出但现在不同了风余少有出门风极就承担起了采购的重任。
“哟!风长老来了?您这是在这喝呢还是带点走?”酒坊小伙计热情地跟风极打招呼。
“呶!”风极伸手一指小伙计才现他带了一辆牛车。
风极整整买了一车酒藤条捆得牢牢实实的整十二坛!
“那您老是用盐还是用米呢?——”小伙计犹豫起来看风极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带什么重物。
“诺!用这个!”风极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出来一羊皮袋子铜钱。
“哗!”
小伙计当场失去意识。
现这个东西好用以后宗庙的长老们狂欢了一阵却被我泼了一盆冷水。
“以后除长老会一致通过的购买项目以外每位长老一个月只能领3oo个铜钱去花其余一律封入库中和铜锭一起存放风极负责清点造册!”
同一时候铜坊里面土鲁也在宣布纪律:“每位匠人按月从库里领取3oo铜币其他的一律不能用想要多拿就得多干活!”
但尽管这样控制了一下铜钱还是不可阻挡地风靡了太昊城很快成为一种装饰品、硬通货和生活必需品。
“长老俺今天没带米就带了这个——您看能不能换盐?就跟铜匠们一样?”其他族人开始小心翼翼地试着带铜钱到宗庙换盐毕竟带上百斤粟米和带上1斤铜钱(5o枚)相比起来运输压力大大减小。
正打算费力搬粟米的“工作人员”笑逐颜开:“好!为什么不行!行得很呐!”
然后很爽快地为他换了5斤盐。
类似情况已经出现在了太昊城多处铜匠坊陶坊酒坊木器坊、布坊都先后宣布接受铜钱交易宗庙甚至打出了“铜钱换盐者优先!”地标语。
这个作法迅被匠作区仿效成为一股风潮。
我跟土鲁打了招呼一定要控制铜钱的投放量对土鲁来说这不成问题大不了将我给的铜锭铸成铜车或农具其他作坊现在还不能铸钱只能用铜坊铸出来的“太昊通宝”。
所以铜钱的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而有序地进行。
这时候我已经不再担心族人对铜钱的接受程度宗庙大量的盐就是控制铜钱交易价的重要战略物资只要你有铜钱我保证供应所以不怕铜钱贬值。
倒是已近9月中旬秋收的日子已迫在眉睫!
按我原来的规划秋收后有两个工作要做。
一是回到大方城继续我的筑城工作那边的族人已经带信过来雨季已经过去城墙基都已经进入铺砖阶段就等我去作后期建设安排了。元方和梅梅也很关注这个事已经催了多次问什么时候动身。
二是我让族人种的菽已经长势喜人眼看就要丰收这一次我得把做酱油的事情启动起来了这可是后世的“第一”调味品!还有豆浆的制作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还有豆腐——
太昊六年的秋收将带给族人许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