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 长锯现身(2/2)
不理解是吧?不理解也要执行!只要照葫芦给我画好瓢就行了!
还好工程进度比较顺利第十天上我面前终于摆放好了十多把已经装好木柄打磨光亮的长短铜锯。
我正在满意于锯地制造技术进步却感觉到地面传来微微的抖动木案上的铜锯也轻轻地颤动起来。
什么动静?
我冲出匠作区上马直冲城外。
姜由终于进军了。
数千头牛在远离太昊城数公里处缓缓地向西南方向移动那个方向约2oo里外有一个可以让牲畜通过的山口过了山口向南就是由族的村子。队伍缓慢移动隐约有数十骑快在骑牛的战士和牛群间来回奔跑这里面应该就有姜由了吧!
隆隆的震动从地面传来烟尘漫起在地平线上。
第二天数名侦骑从太昊城出随姜氐大军而去。
自这一日起由族换盐的交易就再也没有人来过。罢了我且先静观忙我的建设去吧。
看到太昊匠人们开始锯出了较为平整的木板最薄地已经达到约2厘米我开始放心下来并加大了培训匠人们制作铜锯的规模一段时间内这将是太昊城反向为大元诸城输出的一项重要商品。
考虑到工艺的复杂和培训期较长我还不想在工艺成熟之前将这项技术输出到其他地方。
将春播的事情交待给风余他们趁春汛还早我还得往公孙氏去一趟才放心。
太昊六年2月7日我带着2o人的一小队骑兵上了路。这一次我先取道铜码头——靠少昊的那一个码头叫盐码头察看了一下仓库的情况。铜码头的负责人叫风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舟估计他父母当年起名字时也没想到他会作码头负责人但如今这个名字最合适了)很小心地逼上粱山我们察看堆放铜锭和盐袋的专门房间里面的铜锭都一块块抹上了猪油放在木质架子上这一招是跟贸易城学来的估计是骑兵们将这个贮存技术告诉了风舟。
存放盐的地方则在地面上放了大量石灰这个是按我在太昊城的作法。
我估计了一下铜锭已经有了大约三千块的存量按每块十斤左右计那也有十多吨了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看来自冶铜工艺改进以后铜的产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盐也有了近4oo袋有库存按每袋4o斤算这也得有七八吨吧应该可以满足公孙氏、姜氏和太昊的一时之需了。
而对岸不断有骑兵涉河过来库存的量还在不断增长。
自铜码头往西越过大平原我没有走上一次的山路而是沿大河而行力求找到一条合适的新道路。
数日之后河谷收窄前方是一道峡谷。